[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胎儿畸形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18962.8 | 申请日: | 202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B8/08;A61B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浦蓉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胎儿 畸形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胎儿畸形检测装置,属于胎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立板、背部调整组件、腿部调整组件、胎心检测组件以及畸形检测组件,所述控制器获取坐垫压力感应器以及腰部压力感应器的压力信号,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驱动胎心检测机构向被检查者靠近,所述控制器获取坐垫压力感应器的压力信号、腰部压力感应器的压力信号以及胎心检测机构的胎心信号,来控制所述背部调整组件调整背部靠垫相对于坐垫的位置以及腿部调整组件调整腿部靠垫相对于坐垫的位置,使得所述背部靠垫、坐垫以及腿部靠垫由坐姿位转换为平躺位,以便减少孕妇由坐姿转换为平躺状态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胎儿畸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产前检查是指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的医疗和护理建议和措施,目的是通过对于孕妇和胎儿的监护及早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减少其不良影响,在此期间提供正确的检查手段和医学建议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根据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制定的指南要求推荐无妊娠合并症者妊娠10周进行首次产检并登记信息后,孕期需7次规范化产检,分别是16、18~20、28、34、36、38、41周;既往未生育过者,还应在25、31、40周分别增加1次,共计10次。低危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整个孕期7~8次较为合理,高危孕妇检查次数增多,具体情况按照病情不同个体差异大。
在产检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对胎儿的状态进行检查,在众多检测项目中,胎儿畸形情况的确定至关重要。
在胎儿畸形检查的众多项目中,产妇28周进行的四维彩照检查是排出胎儿大畸形风险的重要检查,产妇28周时大致进入孕7月的状态,四维彩照检查需要使用到床以及四维彩超检测仪,产妇需要平躺至床上,医生使用四维彩照检测仪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检查,四维彩照检测仪由探头以及观测屏幕等装置组成,医生需要事先在产妇的腹部涂抹耦合剂,随后将探头贴合至产妇的腹部进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妇的腹部较大,在产妇平躺至床上时,需要先坐于床边,随后翻转身体调整身体姿态再平躺至床上,在整个由坐姿转换为平躺状态的过程中,对于腹部较大的产妇而言,行动不便,在坐至床边以及翻转身体调整身体姿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撑不稳发生危险的情况,增加了产妇产检时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腹部重量较大,在平躺时,对孕妇腰部的作用力较大,容易造成孕妇腰部损伤,同时增加了孕妇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合医学统计信息的胎儿畸形检测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进行四维彩照胎儿畸形检查时,减少孕妇由坐姿转换为平躺状态时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少检查过程中对于孕妇腰部的压力,提高孕妇检查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胎儿畸形检测装置,包括:立板、背部调整组件、腿部调整组件、胎心检测组件以及畸形检测组件;
所述立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背部调整组件以及腿部调整组件设置于立板上且位于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坐垫;
所述背部调整组件连接有背部靠垫,所述腿部调整组件连接有腿部靠垫;
所述背部靠垫上设置有腰部调整机构,所述腰部调整机构朝向被检查者一侧设置有腰部支撑机构,所述腰部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腰部支撑机构的位置,来实现对被检查者腰部的支撑,所述腰部支撑机构上设置有腰部压力感应器,所述坐垫上设置有坐垫压力感应器;
所述胎心检测组件包括移动机构以及胎心检测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立板上且位置靠近坐垫,所述移动机构驱动胎心检测机构向被检查者靠近;
所述立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背部调整组件、腿部调整组件、腰部调整机构、腰部压力感应器、坐垫压力感应器、移动机构、胎心检测机构以及畸形检测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畸形检测组件设置于立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8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