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3364.X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卢久增;杨振华;石胜杰;刘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G06F16/174;G06F16/23;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董建姣;臧建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数据 存储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逻辑设备的属性值,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系统中多个实际设备和/或虚拟系统;确定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根据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对所述当前数据文件进行更新,得到更新数据文件;根据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更新数据文件,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对应的目标数据存储文件。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在合理设计数据结构以及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有缺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锂电池储能工程单个工程达到数百兆瓦时,典型的单台储能集装箱的容量也能达到5MWh以上,即单个储能电站由数十甚至上百台储能集装箱组成。典型5MWh储能集装箱的数据量大约12000至15000点,若以5s的时间间隔存储全部数据,单台集装箱单日数据量接近1.5GB,对储能电池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提出严苛地考验。
现有技术方案在合理设计数据结构以及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有缺陷,不能在确保储能系统运行的同时,维护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在合理设计数据结构以及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有缺陷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数据的存储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逻辑设备的属性值,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系统中多个实际设备和/或虚拟系统;
确定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
根据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对所述当前数据文件进行更新,得到更新数据文件;
根据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更新数据文件,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对应的目标数据存储文件。
可选地,针对所述多个逻辑设备中的任意一个逻辑设备;根据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对所述当前数据文件进行更新,得到更新数据文件,包括:
启动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存储任务定时器;
根据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对所述当前数据文件进行至少一次更新,直至所述存储任务定时器达到第一周期时,得到所述更新数据文件。
可选地,根据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对所述当前数据文件进行至少一次更新,直至所述存储任务定时器达到第一周期时,得到所述更新数据文件,包括:
判断所述存储任务定时器是否到达所述第一周期,若否,则将所述多个逻辑设备对应的属性值,存储至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中,直到所述存储任务定时器到达所述第一周期时,则将更新后的当前数据文件,确定为所述更新数据文件。
可选地,针对所述多个逻辑设备中的任意一个逻辑设备;确定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包括:
判断预设存储空间中是否存在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
若是,则在所述预设存储空间中确定所述当前数据文件;
若否,则创建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当前数据文件。
可选地,针对所述多个逻辑设备中的任意一个逻辑设备;根据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更新数据文件,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系统对应的目标数据存储文件,包括:
将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更新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和压缩处理,获得所述目标数据存储文件。
可选地,将所述逻辑设备对应的更新数据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目标数据存储文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3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驾驶行为评价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羽毛球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