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在线I-V特性监测及参数辨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5080.4 | 申请日: | 202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聪;钟胜铨;吴丽君;程树英;林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G01R31/00;G01R19/00;G06F30/27;G06N3/006;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在线 特性 监测 参数 辨识 系统 | ||
1.一种光伏组件在线I-V特性监测及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在线I-V扫描模块、光伏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上位机;所述光伏组件在线I-V扫描模块安装在光伏组件处对光伏组件进行I-V特性曲线在线扫描,并实时监测组件的工作电压和电流,监测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上传至数据处理上位机;数据处理上位机通过Cubic混沌映射RAO-1算法CCRAO-1、单纯形算法INMS的混合优化算法CCRAO1-INMS辨识光伏模型参数,并对I-V特性曲线数据进行参数提取及保存、查看I-V曲线数据;所述CCRAO1-INMS算法中,使用CCRAO1算法为NMS算法寻找初始点,以提高全局搜索能力;所述单纯形算法INMS基于NMS算法改进以优化其局部收敛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在线I-V特性监测及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在线I-V扫描模块包括I-V扫描模块、DC-DC电源模块、STM32微控制器模块以及通信传输模块LORA;
所述I-V扫描模块使用电容作为负载,在电容充电过程,对光伏组件的电流、电压进行测量,其具体包括电流测量模块、电压测量模块、电容负载以及MOSFET电子开关;
所述DC-DC电源模块使用光伏组件作为电源输入,为所述STM32控制器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STM32控制器模块使用GPIO引脚控制所述I-V扫描模块中的MOSFET电子开关,从而控制所述I-V扫描模块中的电容负载的充放电,然后使用ADC进行电流电压的测量,控制其测量速度及频率;
所述通信传输模块LORA使用低功耗、传输距离远的无限透传模式对测量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在线I-V特性监测及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为基于Cubic混沌映射RAO-1算法CCRAO-1和改进的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INMS的混合优化算法CCRAO1-INMS,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光伏组件模型和目标函数;
步骤S2:采用Cubic混沌映射RAO-1算法对光伏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搜索,获取光伏模型参数搜索起始点;
步骤S3:采用改进的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步骤S2中的模型参数搜索起始点进行局部搜索,以获取全局最优的光伏模型参数向量;
所述的改进的Nelder-Mead单纯形体现在对收缩部分改为用最优n个顶点组成的矩阵的主对角向量产生新的顶点,并代替第n+1个顶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在线I-V特性监测及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的步骤S1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采用单二极管模型SDM来对光伏电池/组件/阵列进行建模,对于给定的辐照度和温度,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肖克利二极管方程,其I-V关系如以下公式所示:
式中:I、V、Iph、I0、n、Rs、Rsh分别表示光伏电池/组件/阵列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光生电流、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二极管(P-N结)的理想因子、串联电阻、并联电阻;Vth=kt/q表示热电压,其中k表示玻耳兹曼常数(1.38×10-22J/K),q表示一个电子的电荷量(1.6×10-19C),t表示绝对温度,单位为开尔文,通过273.15加上电池温度(摄氏度)计算得出;
其中Iph、I0、n、Rs、Rsh为SDM的五个未知参数,其值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光伏电池/组件/阵列的I-V测量数据中提取;
步骤S102:使用实际测量的曲线数据与理论计算的曲线数据的均方根误RMSE作为目标函数,如下述公式所示:
其中:N为I-V曲线数据的点数,x为参数向量(x=[Iph、I0、n、Rs、Rsh]),f(V,I,x)为绝对误差函数,如下述公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50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面浮动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企业发票信息库的企业发票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