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6398.4 | 申请日: | 202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6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川极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8 | 分类号: | B24B19/28;B24B41/06;B24B41/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乐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刹车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属于刹车碟盘技术领域,加工装置本体的一端设有加工台和可滑动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座,夹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挤压杆,挤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对称的夹板的侧面与刹车碟盘的两侧夹持紧固,刹车碟盘的一端接触连接有压板,该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压力开关以及可自动伸缩的挤压杆,使得夹板可以自动夹紧刹车碟盘,大大的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装拆效率,进而提高了刹车碟盘的打磨效果,并且通过左盘体和右盘体组合而成的刹车碟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散热槽,同时表面设有散热孔,可以增加刹车碟盘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耐高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碟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圆的盘子,车子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
目前,在刹车盘生产打磨时,需要使用到生产打磨装置,但是在固定刹车盘时,大都是通过手动对刹车盘进行装拆,较为繁琐费时,并且刹车盘散热面积有限,可能会降低其耐高温性能。
例如,公告号CN211681254U公开的一种智能化的刹车盘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支撑杆,连接座,打磨电机,连接杆,遮挡板,可滑动伸缩固定座结构,可密封遮挡观察罩结构,可分类移动运输箱结构,滑孔,螺纹杆,移动电机,控制箱,PLC和电源开关,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加工台的下端四角位置。
由上述公开方案可知,刹车盘通过人工旋转顶紧螺栓,从而带动夹持板夹紧刹车盘,较为繁琐费时,而且圆盘形的刹车盘散热面积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该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压力开关以及可自动伸缩的挤压杆,使得夹板可以自动夹紧刹车碟盘,大大的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装拆效率,进而提高了刹车碟盘的打磨效果,并且通过左盘体和右盘体组合而成的刹车碟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散热槽,同时表面设有散热孔,可以增加刹车碟盘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耐高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和刹车碟盘,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一端设有加工台和可滑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座,所述夹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对称的夹板的侧面与刹车碟盘的两侧夹持紧固,所述刹车碟盘的一端接触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压板的另一表面通过短杆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所述刹车碟盘包括左盘体、支撑柱和右盘体,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左盘体和右盘体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该耐高温刹车碟盘及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压力开关以及可自动伸缩的挤压杆,使得夹板可以自动夹紧刹车碟盘,大大的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装拆效率,进而提高了刹车碟盘的打磨效果,并且通过左盘体和右盘体组合而成的刹车碟盘的中间位置设有散热槽,同时表面设有散热孔,可以增加刹车碟盘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刹车碟盘的耐高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电机,支撑杆具有伸缩调节打磨电机高度的功能,便于对较小尺寸的刹车碟盘进行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有接料槽,且接料槽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接料槽的端面处于工作台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便于自动导出打磨后的刹车碟盘。
进一步的,所述夹座的一端设置有夹槽,所述夹槽的内壁与压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表面接触连接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可以自动控制挤压杆伸出,通过夹板夹紧刹车碟盘。
进一步的,所述左盘体和右盘体之间合围有散热槽,所述左盘体和右盘体的表面设有散热孔、沉头孔和中心孔,沉头孔便于对支撑柱进行定位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川极汽摩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川极汽摩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6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针形茶湿度检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新型电池侧胶贴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