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6686.X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龙友福;符辉;林宝发;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庄敏芳 |
地址: | 52328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孔砖式 陶瓷 辊道窑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及施工方法,其中,该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包括窑炉框架、吊挂式窑墙、隔热间隔板以及多个辊棒组成的传动系统,吊挂式窑墙吊挂在窑炉框架上,隔热间隔板连接于吊挂式窑墙远离窑炉框架一侧,且隔热间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传动系统位于吊挂式窑墙下方,且辊棒设置于安装孔内。本申请中吊挂式窑墙吊挂在窑炉框架上,无需采用孔砖安装辊棒,能够减少辊棒之间的传动间距,既能够满足辊棒承重要求又能改善辊棒纹,实现了不同规格、不同厚度瓷砖产品的生产自由转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21年国内瓷砖产量达88.63亿平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48.3%。陶瓷企业的天然气使用率超过60%,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下,陶瓷企业普遍面临着能耗双控、能源危机、成本暴涨等巨大生存压力。
目前,国内生产瓷砖基本采用有孔砖窑墙辊道窑烧制而成,有孔砖一般通过间隔设置安装孔来安装辊棒,并且有孔砖需要承载窑墙的重量,由于安装孔间距过小会影响有孔砖对窑墙的承载,所以在满足有孔砖能承载窑墙的条件下,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只能拉大,进而会导致辊棒之间间距拉大。
例如,岗岩系列厚砖产品因产品规格大、坯体厚,需使用大规格辊棒(直径为50-60mm的辊棒)承载坯体重量,防止砖坯爬行到高温区时因坯体太重导致辊棒变形;另外使用大规格辊棒传动速度慢,可缓解部分变形辊棒甩动大,导致砖坯在烧成过程中震动大而产生产品缺陷。因此,岗岩系列厚砖产品均采用大间距孔砖、大规格辊棒,以此便于砖坯承重以及提升产能。
但是,仿古砖系列薄砖产品规格小、坯体薄,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辊棒纹缺陷,主要是砖坯在烧成工序的中前温段,由于烧成控制或配方影响,砖坯呈向上拱起,砖坯进入高温区烧成时坯体逐渐软化,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砖坯重心回落在辊棒上,而支撑砖坯爬行的辊棒支撑点就容易造成坯体辊棒纹。因此,仿古砖系列薄砖产品均采用小间距孔砖、小规格辊棒(直径为30-40mm的辊棒),用以降低产品辊棒纹等缺陷。
虽然辊棒间距小有利于改善砖坯辊棒纹,而孔砖间距和辊棒直径直接影响辊棒间距。选择直径越小的辊棒,原则上有利于改善辊棒纹,但同时还需考虑辊棒承重能力。当辊棒承重不足时,易导致辊棒弯曲变形不利于改善辊棒纹。而当采用大规格辊棒提高辊棒承重能力时,此时会导致辊棒之间间距增大。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缩小辊棒之间的间距,使其既能够满足辊棒承重要求又能改善辊棒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孔砖式陶瓷辊道窑,其中,包括:
窑炉框架;
吊挂式窑墙,所述吊挂式窑墙吊挂在所述窑炉框架上;
隔热间隔板,所述隔热间隔板连接于所述吊挂式窑墙远离所述窑炉框架一侧,且所述隔热间隔板上间隔设置有安装孔,
多个辊棒组成的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位于所述吊挂式窑墙下方,且所述辊棒设置于安装孔内,借助于所述吊挂式窑墙吊挂在所述窑炉框架上,使得所述隔热间隔板的安装孔之间间距缩小,用以实现缩小所述辊棒之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挂式窑墙包括:
若干个紧密连接的竖形窑砖,且所述竖形窑砖设置有吊拉部;
吊挂组件,所述吊挂组件包括:第一吊钩,所述第一吊钩一端连接于所述吊拉部,所述第一吊钩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窑炉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6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池侧胶贴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电系统冷热循环试验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