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电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7999.7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6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裕;姚玲敏;谭艺鹏;高航;邓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5/18;C08L79/08;C08K3/22;C09D179/08;C09D7/62;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陈赢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介电柔性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1D-TiO2@PI复合薄膜,所述1D-TiO2@PI复合薄膜的两侧分别设有0D-Al2O3@PI复合薄膜,形成三明治结构;所述1D-TiO2@PI复合薄膜由一维二氧化钛与聚酰亚胺制备得到,所述0D-Al2O3@PI复合薄膜由零维氧化铝与聚酰亚胺制备得到。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电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钛酸四丁脂为钛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助纺剂,通过静电纺丝、干燥、烧结、研磨得到一维二氧化钛;
S2:利用盐酸多巴胺对一维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
S3:将零维氧化铝和改性后的一维二氧化钛分别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分散均匀后分别加入聚酰亚胺,搅拌均匀,得到0D-Al2O3@PI胶体和1D-TiO2@PI胶体;
S4:通过流延法将0D-Al2O3@PI胶体和1D-TiO2@PI胶体制成复合薄膜;
S5:对复合薄膜进行干燥、淬火,得到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所述介电柔性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到乙酰丙酮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同质化分散的前驱体溶液A;
S12:取无水乙醇加入容器中,加热,在缓慢搅拌的过程中,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次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搅拌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形成均匀胶体,并且无气泡,得到前驱体溶液B;
S13:将前驱体溶液A倒入前驱体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C;
S14:在搅拌下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前驱体溶液C中进行微调,加热搅拌后,得到前驱体溶液D;
S15:将前驱体溶液D搅拌得到纺丝液,随后将其静电纺丝,收集得到PVP/TiO2复合纳米纤维毡;
S16:将PVP/TiO2复合纳米纤维毡进行干燥、烧结、研磨,得到一维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乙酰丙酮与钛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为1:3-5;
所述步骤S12中加热温度为40-60℃,搅拌转速为200-240r/min;
所述步骤S15中的纺丝工艺参数为:应用电压1.3kV,接收装置与针头的距离为20cm,泵速0.8mL/h,滚筒接受电极转速为30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一维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E;
S22:将盐酸多巴胺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F;
S23:向溶液E中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完全溶解后,将溶液F缓慢滴入溶液E中,搅拌均匀,得到溶液G;
S24:向溶液G中加入无水乙醇,离心、干燥,得到改性后的一维二氧化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一维二氧化钛与去离子水质量体积比为0.15-0.18g:50-55mL;所述步骤S22中盐酸多巴胺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05-0.08g:2-3m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零维氧化铝均匀分散在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聚酰亚胺,搅拌均匀,得到0D-Al2O3@PI胶体;
S32:将改性后的一维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聚酰亚胺,搅拌均匀,得到1D-TiO2@PI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79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