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8065.5 | 申请日: | 202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机械技术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形成 流体 阻塞 结构 | ||
1.一种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包括定子部(1)和转子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流道(3),所述导流流道(3)形成在所述定子部(1)和所述转子部(2)之间,阻塞介质沿着所述导流流道(3)的路径流动以形成所述定子部(1)和所述转子部(2)之间的开放式阻塞结构;
所述导流流道(3)至少包括主路流道(301)以及分支流道(302),所述分支流道(302)形成在所述定子部(1)和所述转子部(2)并沿着所述主路流道(301)的路径交错布置,其中,所述阻塞介质在所述分支流道(302)与所述主路流道(301)的交汇处构成流动路径的冲突并形成两股阻塞介质的势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302)具有与所述主路流道(301)连通的分支进口(3021)和汇集出口(3022),且所述分支流道(302)的路径呈现为环形构造的一部分,所述阻塞介质由所述分支进口(3021)进入并沿着分支流道(302)流动后由所述汇集出口(3022)流出,并在此位置与流通在所述主路流道(301)的阻塞介质形成流动路径的冲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流道(301)具有主路入口(3011)和主路出口(3012),所述主路入口(3011)位于阻塞介质相对高总压的一侧,所述主路出口(3012)位于阻塞介质相对低总压的一侧,以满足阻塞介质由主路流道(301)的高总压侧向低总压侧流动的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阻塞介质由主路流道(301)的高总压侧向低总压侧流动的需求方程为:
其中,P总为总压、P静为静压、P位为位压、ρ为密度,v为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流道(301)的路径呈现为连续的阶梯构造,其中,每个阶梯构造均由第一流段(3013)和第二流段(3014)构成,所述阻塞介质在所述第一流段(3013)的流向呈攀升趋势,以及所述阻塞介质在所述第二流段(3014)的流向呈俯落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流段(3013)和所述第二流段(3014)均设置有至少一路所述分支流道(3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流道(301)和所述分支流道(302)沿着所述定子部(1)或所述转子部(2)的周向构成闭环结构,以在所述转子部(2)相对于所述定子部(1)转动时,所述主路流道(301)和所述分支流道(302)始终保持相对构造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并形成势垒的流体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介质在入口处的动能满足公式:
P总(入)=P静
所述阻塞介质在出口处的动能满足公式:
其中,P总(出)>P总(入),以满足形成势垒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机械技术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机械技术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80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电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氟乙氧基丙腈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