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3286.1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颜克亮;宁志伟;夏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巨东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43;G01N33/54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绮颖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鼻咽癌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于固相载体的表面的捕获抗原,捕获抗原为分别针对LF2‑IgG、BGLF2‑IgG的特异性抗原。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对鼻咽癌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其阳性预测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鼻咽癌患者在临床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是鼻咽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几乎100%的非角化性鼻咽癌均具有EBV感染。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常存在多种抗原的高滴度的抗EBV特异性抗体,并且这些抗体抗原的出现往往在临床肿瘤发生之前。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EBV EBNA1-IgA和VCA-IgA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指标,但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如灵敏度不高、特异性差、阳性预测值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或方法,以实现对鼻咽癌进行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其阳性预测值高,并且其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固相载体和包被于固相载体的表面的捕获抗原,捕获抗原为分别针对LF2-IgG、BGLF2-IgG的特异性抗原。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检测鼻咽癌的试剂盒以LF2-IgG和BGLF2-IgG作为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指标,能够很好地区分正常人群和鼻咽癌人群,且其诊断鼻咽癌效果优于传统鼻咽癌血清学指标VCA-IgA、EBNA1-IgA,能够对鼻咽癌进行有效检测,其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本发明提供的鼻咽癌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可以与全自动免疫检测仪联用,操作步骤极大简化,加大了检测速度和检测通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导致的误差。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对鼻咽癌的快速诊断,为鼻咽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优选地,捕获抗原为分别针对EBNA1-IgA、VCA-IgA、LF2-IgG、BGLF2-IgG的特异性抗原。
本方案以EBNA1-IgA、VCA-IgA、LF2-IgG、BGLF2-IgG这四种抗体水平作为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单个指标、两个指标以及三个指标的诊断效能,可以显著提高鼻咽癌诊断的准确性。
优选地,捕获抗原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对LF2-His、BGLF2-His基因序列进行合成,分别将合成的基因序列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中,然后将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利用0.5mM IPTG诱导大肠杆菌进行表达,收集蛋白,得到捕获抗原。
优选地,固相载体为磁珠。
优选地,固相载体为表面包被有羧基的磁珠。
与普通的氨基化固相载体相比,采用的固相载体为表面经过羧基化处理的磁珠,且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捕获抗原在固相载体的表面上固定更加牢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检测的准确性。
优选地,捕获抗原通过以下方式包被于固相载体的表面:利用偶联缓冲液对捕获抗原进行稀释,向其中加入固相载体,混匀;偶联缓冲液的pH值为4.7;偶联缓冲液包括以下组分:0.1M MES,0.9% NaCl,1mg/mL EDC。
本方案采用含有MES、NaCl和EDC的偶联缓冲液将捕获抗原固定在固相载体的表面上,使得捕获抗原能够牢固结合在固相载体的表面上,不易脱落,有利于血清样本中的抗体与捕获抗原的牢固结合,进而提高鼻咽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巨东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巨东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3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