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相器和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6203.4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7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孙静;王旭;郭以栋;李壮;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1/24;H01Q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器和天线,其中,移相器包括腔体、移相电路和移相介质。腔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收容腔;移相电路设置于该收容腔内,及移相介质可滑动地设置于收容腔内。其中,移相介质的有效体积与收容腔的总体积之比不大于1/3。如此,便能减少移相介质在腔体内的占比,使得移相器腔体的谐振频率向高频漂移,避免腔体的谐振频率落入移相器的工作频带,进而保证移相器乃至天线整机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中,电调基站天线是覆盖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而移相器又是电调基站天线的最核心部件之一,移相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电调天线的性能,进而影响到网络的覆盖质量,故移相器在移动基站天线领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有一类介质移相器主要通过移动其腔体内的介质,改变信号在移相器中的传播速率,使流经该移相器输出的信号形成连续的线性相位差,从而实现移相的目的。可见,这类介质移相器的介质板设计,带状线设计以及腔体结构形式设计都很关键。
而现有的介质移相器大多采用一块整体的介质板,其在腔体内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加大移相器的损耗,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使得天线增益不满足要求,还会降低移相器腔体谐振频点,使其落入工作频带而影响移相器性能;此外,传统的介质移相器腔体是方正的矩形腔,在某些应场景下,此类形式会降低腔体谐振频点,从而恶化移相器乃至天线整机性能。
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相器和天线,能够减少移相介质在腔体内的占比,从而使得移相器腔体的谐振频率向高频漂移,避免腔体的谐振频率落入移相器的工作频带,进而保证移相器乃至天线整机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收容腔;
移相电路,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移相介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其中,所述移相介质的有效体积与所述收容腔的总体积之比不大于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包括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
所述移相介质的有效宽度的大小不大于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之间的距离大小的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还包括至少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分板,以使所述腔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收容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介质位于所述移相电路靠近所述第一分板或所述第二分板的一端,且所述移相介质和所述第一分板或所述第二分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分板垂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不大于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之间的距离大小的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相介质的有效体积与所述收容腔的总体积之比不大于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所述收容腔,在靠近所述第一分板的一端设置有向内收窄的阶梯部;
和/或
至少一所述收容腔,在靠近所述第二分板的一端设置有向内收窄的阶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平行设置,且所述阶梯部处在所述第一侧板垂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不小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大小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普罗斯通信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6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