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脉诊指力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36517.4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董伉伉;楚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2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脉诊指力 检测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脉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脉诊指力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传感组件、数据采集组件和控制器;传感组件可贴附于指甲上,通过光电信号的变化检测指尖挤压状态下指尖血容量的变化,并产生光电信号对应的电流信号;数据采集组件和控制器可穿戴于手背,数据采集组件用于采集传感组件产生的电流信号和建立传感组件与控制器的通讯;控制器用于控制传感组件的运行状态和处理数据采集组件读取的电流信号,根据预先标定的电流与指尖压力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电流信号对应的指尖压力。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接触式方式测量正常脉诊中的指尖力可信度不高,浮、中、沉指力区分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脉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脉诊指力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技术的提高,中医四诊向着数字化、便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其中,望、闻、问的数字化已被大量研究和实现。只有切,即脉诊,在数字化方面仍处于不断探索、研发与创新阶段。中医脉诊是医生手指在患者手腕的寸关尺部位施加浮、中、沉不同等级的按压力度,并同时感知患者脉搏信号,来辨别患者的脉象,再结合望、闻、问的诊断,确定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信息。然而,在脉诊过程中手指所施加的浮、中、沉指力大小是靠中医长期训练总结出来的经验,并没有进行数字化,这对采用现代技术研究脉诊原理造成巨大阻碍。因此,迫切需要在不影响中医手指感知脉搏信息的情况下,测的中医在正常脉诊过程中指尖指力的变化,标定浮、中、沉的压力范围,并对其进行数字化。
目前,对于浮、中、沉的压力研究多采用类似血压测量中加压示波法的方式,从较低压力值阶梯式地升压直至高于收缩压,或者人为选定三个压力值作为浮、中、沉压力,认为用力较轻是浮取,用力较重是沉取,用力适中是中取。但是,这种解释太笼统,不能体现这三种手法的实际作用,也缺乏针对中医脉诊中浮、中、沉实际指尖指力的研究。
现有的大多数测量指尖按压力的方法都是采用直接接触式测量,即将力传感器置于指尖和被压物体之间。例如,相关技术设计了一种用指压式三部脉象采集方法,进行三部脉象的客观化采集,并针对这一采集方法进行了取脉压力标定、浮中沉定标、取脉稳定性观察等三部脉象采集关键技术的研究。该工作对浮、中、沉指力的测量方法是将压阻式传感器置于医生手指和患者脉搏之间,通过多次测量来记录医生在脉诊过程中的指力变化,从而确定浮、中、沉的压力大小。另一种相关技术采用一带有多个指套传感器的脉诊仪采集得到受采集者手指寸关尺三部的浮中沉电压输出信号;并通过依次测量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方法,来检测并记录每个手指的浮、中、沉取脉压力。
然而,这些将传感器置于医生指尖和患者脉搏之间的测量方法会影响指尖的触感,从而影响医生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脉象的诊断,造成此过程中的指力与自然脉诊状态时的指力有较大的区别。因此,采用这种接触式的方法对浮、中、沉指力进行标定的结果可信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医脉诊指力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接触式方式测量正常脉诊中的指尖力可信度不高,浮、中、沉指力区分不准确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脉诊指力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可贴附于指甲上,用于通过光电信号的变化检测指尖挤压状态下指尖血容量的变化,并产生所述光电信号对应的电流信号;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可穿戴于手背,用于采集所述传感组件产生的所述电流信号和建立所述传感组件与控制器的通讯,其中,所述通讯包括控制指令和数据传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穿戴于手背,用于控制所述传感组件的运行状态和处理所述数据采集组件读取的所述电流信号,根据预先标定的电流与指尖压力的关系曲线计算得到所述电流信号对应的指尖压力。
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端,用于检测挤压状态下指尖的血容量变化,产生所述对应的电流信号。
可选地,所述传感端包括:柔性电路板;光电芯片,所述光电芯片集成有发射不同预设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和检测光强的光电二极管,产生指尖挤压状态的所述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6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