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农牧废弃物发酵余热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供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0375.9 | 申请日: | 202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于艳玲;贺巍;曹永娜;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C12M1/08;C12M1/02;C12M1/00;F28D7/04;F28D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牧 废弃物 发酵 余热 进行 室内空气 循环 供暖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农牧废弃物发酵余热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供暖设备,属于农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领域。能有效解决在北方寒区,外界温度低,由热传导造成的热量损失多,一般热回收工艺和设备不足以抵抗外界低温的问题。它包括引风机、空气换热管、进气管、暖气供气管、发酵系统和阀门,发酵系统外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暖气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和引风机,发酵系统内的发酵物上方安装有空气换热管,空气换热管与进气管和暖气供气管连通,进气管和暖气供气管连接供热区域。本设备以空气为蓄热介质,利用发酵热加热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同时发酵后的固态产物进一步脱水后能作有机肥或再生垫料,其添料出料操作方便,能耗低,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农牧废弃物发酵余热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散煤燃烧过程中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碳排放量巨大。目前倡导散煤清零,利用清洁能源供暖的方式。另一方面,北方农村农牧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量极其丰富,但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受限。
发酵热是生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好氧发酵产生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的能源,这些能量可以替代煤炭满足作为农用简易房或者冬季温室大棚供暖的能源需求。但是这些热能绝大部分都以废能形式释放到周围环境,难以回收利用。国内学者们主要关注于有机废弃物的高效转化及肥堆的肥效提升,对发酵产生的热能关注较少,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上缺乏利用发酵热进行清洁供暖的设备。
在发酵热回收利用上,有三种方法可用于从发酵过程中提取热量: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利用堆肥蒸气,温室是这些系统的标志性用途,它们可以从堆肥废气中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中直接受益,但是发酵产生的热空气显然并不直接适用于居民房屋的暖供热;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桩内换热水管的传导进行加热,但由于水管位于发酵系统内部阻碍进出料,所以需要经常对换热管进行安装和拆解,操作繁琐;第三种是利用堆肥蒸汽和冷水在外置换热器内换热来捕获潜热,之后再进行用热,但以水为蓄热介质,换热用热过程涉及到多次热交换,导致整体热转换效率不高,因此简化发酵热利用工艺中的多次换热过程意义重大。
同时,在北方寒区,外界温度低,由热传导造成的热量损失多,一般热回收工艺和设备不足以抵抗外界低温。由此,对于发酵热利用系统的保温设计必不可少,需要开发设计全方面高效保温的热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及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型的发酵热利用供热系统,对系统各设备进行了保温设计,以空气为蓄热介质,利用发酵热加热空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以此开发一种用农牧废弃物发酵余热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供暖的设备,该设备添料出料操作方便,能耗低,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农牧废弃物发酵余热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供暖设备,包括引风机、空气换热管、进气管、暖气供气管、发酵系统和阀门,所述发酵系统外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暖气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和引风机,所述发酵系统内的发酵物上方安装有空气换热管,所述空气换热管与进气管和暖气供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暖气供气管连接供热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系统为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前端安装有前固定板,后端安装有后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与发酵罐壳体润滑,互不干扰,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通过中间横着的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前固定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后固定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发酵罐外周安装有转动带7,所述转动带通过驱动装置驱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外安装有物料传送带,所述物料传送带位于进料口前方,往发酵罐内送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系统可更换为发酵池,所述发酵池内设置有若干层抽屉式物料容器,所述物料容器通过把手能够拉出,每层物料容器内装有发酵堆,每层物料容器的上方均安装有空气换热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池顶部安装有若干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方封闭,在管壁处开孔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0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