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可食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0415.X | 申请日: | 202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阿古斯汀·索雷特·马尔顿;卡洛斯·隆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L3/02;C08L5/08;C08K3/32;C08K5/13;C08K5/5353;C08J5/18;B65D65/46;A22C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仝猛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可食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弹性可食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蛋白膜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高弹性可食蛋白由小麦面筋蛋白、玉米醇溶蛋白、牛乳蛋白、α‑氨基膦酸酯、多聚磷酸钠、壳聚糖、没食子酸、改性玉米淀粉、增塑剂、成膜剂、纯水通过改性、超声、混合、涂覆等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保证蛋白膜的绿色可食用性,同时提升蛋白膜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蛋白膜的弹性,提升其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弹性可食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食用膜是在保证食品风味、品质和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人体可消化吸收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及其衍生物作为主要基质,辅以可食性改良剂,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屏障作用的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其中蛋白膜是一种环保绿色的可食用膜,一般可用于替代塑料包装材料,特别是对于食品领域,可食用蛋白膜的研发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食品安全,同时便于食用。
目前对蛋白质类可食用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小麦面筋蛋白、乳清蛋白、花生蛋白以及明胶等。由于蛋白质在溶液中比较稳定,且容易发生交联作用,特别是二硫键的产生,使得蛋白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
现有玉米醇溶蛋白膜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且对水蒸气和挥发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阻碍性能,然而其质地较脆;大豆分离蛋白膜营养丰富,且阻油性和阻氧性较好,但是其拉伸强度较差;小麦面筋蛋白膜含有30%~40%的麦谷蛋白,因而具有良好的热封性和延伸性,但是其水溶性较差;明胶可食用膜几乎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但是其阻水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差。
所以单一蛋白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为了保证可食用膜的阻隔性同时进一步提升蛋白膜的弹性,需要设计一种复合蛋白膜来加以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弹性可食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保证蛋白膜的绿色可食用性,同时提升蛋白膜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蛋白膜的弹性,提升其经济效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弹性可食蛋白膜,所述高弹性可食蛋白膜由以下原料制成:小麦面筋蛋白6-8份、玉米醇溶蛋白10-12份、牛乳蛋白1-3份、α-氨基膦酸酯0.2-0.6份、多聚磷酸钠0.3-0.5份、壳聚糖0.8-1.2份、没食子酸0.2-0.5、改性玉米淀粉1.4-1.6份、增塑剂1-2份、成膜剂0.8-1.2份、纯水120-150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玉米淀粉加入温水中,在60℃温度下水浴搅拌30-45min,得预处理淀粉溶液;
②将上述预处理淀粉溶液采用超声震荡处理5-8min,得均质淀粉溶液;
③将上述均质淀粉溶液继续加热至80℃,恒温处理20-30min,后取出冻干粉碎,得改性玉米淀粉。
优选的,所述②中超声震荡处理的频率为20kHz,处理温度为60℃。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山梨醇、葡萄糖、棕榈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成膜剂为赖氨酸、谷氨酰胺转氨酶或大豆分离蛋白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高弹性可食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蛋白预处理:将玉米醇溶蛋白混合牛乳蛋白溶于80%的乙醇-水溶剂中,并将溶液pH调节至6.0,将α-氨基膦酸酯、多聚磷酸钠加入溶液中,搅拌处理1-2h,再调节pH至中性,后冻干,得改性复合蛋白备用;
(2)蛋白超声处理:将小麦面筋蛋白加入1/3的纯水中,再加入没食子酸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扫频脉冲超声处理,得蛋白混合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斯克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0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