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5664.6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李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1N21/17;G01S13/89;G01J5/48;G06V1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宋守安 |
地址: | 211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遥感 数据 森林 干扰 监测 算法 | ||
1.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生成第一评估系数;
将第一评估系数与阈值进行比对,生成森林系统稳定等级标记;
对森林区域进行划分,将森林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第一划分区域,并对若干个第一划分区域进行再划分,生成若干个第二划分区域;
采集第一划分区域内第二划分区域的标记情况,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第二评估系数;
获取第一划分区域内的第二评估系数,将第二评估系数与阈值进行比对,确定第一划分区域内森林的稳定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将采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分别标定为TPi与TXi,并将采集的碳排放量TPi、碳吸收量TXi、碳排放量的预设值TP'、以及碳吸收量的预设值TX'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第一评估系数PGxi,第一评估系数PGxi用于评估森林系统中的稳定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评估系数PGxi后,将第一评估系数PGxi与阈值YZ进行比对,若第一评估系数PGxi小于阈值YZ,生成高稳定森林系统标记,若第一评估系数PGxi大于等于阈值YZ,生成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对大于等于阈值YZ的部分继续划分,设置阈值YZa、YZb,其中,YZa大于YZ、YZb大于YZa,将第一评估系数PGxi与阈值YZa、YZb进行比对,若第一评估系数PGxi大于等于阈值YZa并且小于YZb,则生成一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若第一评估系数PGxi大于等于阈值YZb,则生成二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当森林系统中生成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但是未观察到森林系统中出现干扰事件时,第一数据分析模块将信号发送至区域划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一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的不稳定指数小于二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的不稳定指数,即出现二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时,森林系统中的情况更不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划分区域内第二划分区域的标记情况,对第一划分区域内所有第二划分区域的标记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的高稳定森林系统标记、一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以及二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分别标定为Ao、Bo、Co,标定后,将第一划分区域内的高稳定森林系统标记Ao、一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Bo、二级不稳定森林系统标记Co、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Do进行公式化处理,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第二评估系数PGo,第二评估系数PGo用于评估第一划分区域内森林的稳定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干扰监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评估系数PGo设置阈值YZo,并将第二评估系数PGo与阈值YZo进行比对,若第二评估系数PGo小于等于阈值YZo,第二数据分析模块不发出预警提示,若第二评估系数PGo大于等于阈值YZo,第二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其内设置的预警模块发出预警提示,提示监测人员对第一划分区域内的森林干扰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56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