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6471.2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0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廖耀华;朱梦梦;李波;江涛;李正兴;李博;朱全聪;邱鹏锦;顾志明;钱瑞彬;杨枫桥;李峥;罗清;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2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徐春祺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在线 校核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该方法通过配电网线损率与线损异常告警区间比较,从可能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中确定正常的台变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将正常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对应的第一线损率、第二线损率以及第三线损率之间的线损率均值中最小值所对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确定为最准确的电流互感器变比。通过从可能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中确定正常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可以首先去除不符合条件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减少计算均值的工作量,以及提高电流互感器在线校核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停电状态下,通过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另外一种是带电状态下,通过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的一、二次钳夹分别测量一、二次电流,并实时比对电流互感器变比。第一种方法需要处于停电状态下来实现,每次进行测试都需要停电,导致该方法不够便利,第二种方法采用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测量一、二次电流,实现电流互感器变比,容易因为电流的不稳定,导致测量有误,进而影响电流互感器的测试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该相关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变比确定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不正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变比在线校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遍历配电网中台区变压器的预设的电流互感器变比,计算遍历到的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下的配电网线损率,其中,所述配电网线损率包括第一线损率、第二线损率以及第三线损率,所述第一线损率为主线路的线损率,所述第二线损率为主线路的分支线路的线损率,所述第三线损率为低压台区的线损率;其中,所述主线路首端为变电站,所述主线路用于给分支线路供电,分支线路包括供电至专用变压器的第一分支线路以及供电至公用变压器的第二分支线路;
根据所述配电网线损率与线损异常告警区间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是否为异常,若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为正常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则计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对应的第一线损率、第二线损率以及第三线损率之间的均值,得到线损率均值;
选取所有正常的电流互感器变比对应的线损率均值中的最小值,将所述最小值对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确定为台区变压器最准确的电流互感器变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计算遍历到的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下的配电网线损率,包括:获取主线路供电量、分支线路供电量、低压台区供电量、主线路末端的用户售电量、分支线路末端的用户售电量以及低压台区末端的用户售电量;根据主线路的线路供电量、分支线路供电量、低压台区供电量、主线路末端的用户售电量、分支线路末端的用户售电量以及低压台区末端的用户售电量,计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下的配电网线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计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变比下的配电网线损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线损率(j)为第一线损率,W首为主线路首端供电量,W末(i)为主线路末端第i个用户售电量;或P线损率(j)为第二线损率,W首为分支线路首端供电量,W末(i)为分支线路末端第i个用户售电量;或P线损率(j)为第三线损率,W首为低压台区供电量,W末(i)为低压台区末端第i个用户售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6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