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圆壁试剂瓶注塑模具三次脱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8313.0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6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辉;吴宇辉;董榜喜;冯思惠;马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B29L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试剂 注塑 模具 三次 脱模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圆壁试剂瓶注塑模具三次脱模机构,包括双层圆壁试剂瓶、斜顶、司筒、司筒针、斜顶座、斜顶滑块、司筒针固定条、压块、前模板、后模板、后模芯、方铁、底板、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第四推板、顶棍、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一扣机座、第一扣机顶杆、第一扣机拉杆、第一扣机滑块、第一扣机弹簧、第二扣机座、第二扣机顶杆、第二扣机拉杆、第二扣机滑块和第二扣机弹簧,通过限位机构、扣机机构与动力机构的配合限制注塑模具开模动作及顺序,实现双层圆壁试剂瓶内壁凸起扣位的顺利脱模,利用三次脱模的方式将双层圆壁试剂瓶注塑模具的脱模力逐次拆分加载于注塑制品,避免双层圆壁试剂瓶产品因脱模力过大而造成的拖伤变形或断裂等品质不良现象,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可量产性及模具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圆壁试剂瓶注塑模具三次脱模机构,采用三次脱模机构解决双层圆壁试剂瓶产品内圆壁扣位脱模和双层圆壁结构脱模力过大易造成产品拖伤的注塑模具设计和注塑生产难题。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制品是工业零部件中占比最高的一类,注塑制品如有装配需求常会设计扣位结构,扣位结构在注塑模具设计时需要设计模具的运动机构以避开扣位实现注塑制品的脱模,试剂瓶等医用耗材因密封需求需要设计成双层圆壁结构,双层圆壁结构在注塑成型生产中因塑胶材料的冷却收缩双层圆壁部分对模具型芯的贴合力较大,强行脱模容易造成注塑成型产品表面的拖伤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双层圆壁试剂瓶注塑模具三次脱模机构,包括双层圆壁试剂瓶、斜顶、司筒、司筒针、斜顶座、斜顶滑块、司筒针固定条、压块、前模板、后模板、后模芯、方铁、底板、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第四推板、顶棍、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一扣机座、第一扣机顶杆、第一扣机拉杆、第一扣机滑块、第一扣机弹簧、第二扣机座、第二扣机顶杆、第二扣机拉杆、第二扣机滑块和第二扣机弹簧,所述注塑模具三次脱模机构包括型腔系统、斜顶机构、司筒机构、推板机构和限位系统。
所述双层圆壁试剂瓶为双层圆壁结构注塑制品,其外层圆壁内侧壁上有凸起的扣位。
所述型腔系统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后模芯、斜顶、司筒和司筒针,后模芯固定安装于后模板上开设的槽内,前模板和后模板配合安装,合模状态下前模板、后模芯、斜顶、司筒和司筒针共同组成双层圆壁试剂瓶的注塑型腔。
所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斜顶座和斜顶滑块,斜顶安装于后模板上开设的斜向导向槽内,可沿导向槽上下斜向运动,斜顶座固定安装于第三推板上,斜顶滑块安装于斜顶座上开设的槽内可沿槽左右滑动,斜顶底端安装于斜顶滑块的中心转轴上。
所述司筒机构包括司筒、司筒针、司筒针固定条和压块,司筒针配合安装于司筒内可沿司筒内壁上下滑动,司筒下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推板上,司筒针固定条固定安装于司筒针上开设的槽内,压块固定安装于第二推板上并将司筒针固定条压紧固定于第二推板上,司筒上开设有与司筒针固定条宽度一致的方形孔通,司筒针固定条可沿司筒上的方形通孔上下相对运动。
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方铁、底板、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和第四推板,方铁与后模板和底板固定安装,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和第四推板平行安装于后模板与底板之间,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三推板和第四推板可在顶棍作用下相对于底板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8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