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8399.7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3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飞;杨华;麻寿东;杨雨欣;李涛;陈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5/14 | 分类号: | B64C15/14;B64C3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布局 推力 矢量 操纵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所述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包括机体、喷流出口、喷流导流片、矢量调节片、舵机;所述机体为翼身融合的飞翼式布局飞行器,所述喷流出口位于机体后缘两侧;所述喷流导流片两侧与机体固定,其对称面为喷流出口的上下对称面;所述矢量调节片与喷流导流片铰接;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矢量调节片的铰链轴同轴,且与喷流导流片固定连接。本发明利用控制喷流流量与调节矢量调节片偏转,即可为飞行器提供更大的三自由度操纵力矩,同时简化了飞行器的系统设计,减小了舵面对隐身性能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能够在没有传统气动舵面的条件下,实现飞翼的三轴姿态操纵。
背景技术
飞翼布局飞行器是一种高效的气动布局形式,拥有升阻性能优良、机动性强,气动效率高、隐身性强、机头布局简洁、内部空间宽大等优点,是气动一体化的最佳选择。由于没有传统飞机的机身、尾翼等部件,因此没有各部件之间的干扰阻力。但由于飞翼布局飞行器取消了常规布局中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导致其本体动力学特性,具有先天性的缺陷,例如稳定性不足、操纵难度较大等。
相比常规布局的飞行器,使用传统舵面控制姿态的飞翼布局飞行器由于飞行器机身前后距离较短,使飞行器纵向操纵效率较低;没有垂尾,使飞行器横向操纵难度增大,同时控制舵面的不断开合会破坏飞翼布局飞行器巡航过程中的隐身性能,如何解决该类问题值得探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代替传统控制舵面的适用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旨在改善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操纵性,为后续飞翼布局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包括机体、喷流出口、喷流导流片、矢量调节片、舵机;所述机体为翼身融合的飞翼式布局飞行器,所述喷流出口位于机体后缘两侧;所述喷流导流片两侧与机体固定,其对称面为喷流出口的上下对称面;所述矢量调节片与喷流导流片铰接;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矢量调节片的铰链轴同轴,且与喷流导流片固定连接。
所述机体没有控制舵面。
所述喷流出口为扁平状出口,且以机体对称面对称布置有于机体后缘两侧。
所述喷流导流片长宽度大于喷流出口的宽度,伸入喷流出口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半圆。
所述矢量调节片宽度与喷流导流片宽度相同,前侧厚度与喷流导流片厚度相同,厚度由前到后线性减小,后侧为圆角。
所述舵机内嵌于机体,位于矢量调节片靠机体对称面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将推进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结合,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不使用传统的舵面控制,而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喷流,即发动机喷流不仅提供推进的动力,同时也提供姿态控制力矩,有效简化了飞行器的系统设计,其次,由于高速喷流带来的引射效果,飞翼布局推力矢量操纵机构产生的控制力矩,较舵面控制的力矩有明显的提升,此外,矢量调节片面积远小于舵面,能够有效减小不断开合对隐身性能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的结构轴测图。
图3为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适用飞翼布局的推力矢量操纵机构的运动原理。
其中:机体1、喷流出口2、喷流导流片3、矢量调节片4、舵机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8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