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0633.X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征敏;胡远航;申伟;马晋波;顾炎;姜彬彬;李全;刘刚;王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深圳)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深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派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5 | 代理人: | 刘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作业 悬吊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件(10)、转动部件(20)、承接件(30)和安全挂扣(40);所述承接件(30)用于穿过建筑体预留孔,其一端与安全挂扣(40)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件(20)连接;所述支撑件(10)与转动部件(20)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20)的作用下可与所述承接件(30)进行0°≤A≤180°旋转。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具有安拆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针对已有建筑结构,如栏杆安装、阳台涂料施工等临边作业,常常需要采用临时悬挂装置。
现有技术针对临边作业,多采用在墙柱面打入膨胀螺栓,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安全悬挂点的方式进行施工。但是采用向墙柱面打入膨胀螺栓的方式,一方面可能对已有建筑结构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膨胀螺栓的安拆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有些作业人员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存在直接不系安全带进行临边作业的问题,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耗时耗力、易对已有建筑体产生损伤和操作人员铤而走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及使用方法,具有安拆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
本发明的构思之一,利用已有建筑体预留的孔洞(如对拉螺杆孔、排水预留孔等),结合旋转机构实现安全悬挂装置的快速拆装,节省临边作业安全装置的施工时间,即本发明的用于临边作业的悬吊装置包括:支撑件、转动部件、承接件和安全挂扣;
所述承接件用于穿过建筑体预留孔,其一端与安全挂扣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部件连接;
所述支撑件与转动部件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的作用下可与所述承接件进行0°≤A≤180°旋转。
具体的,所述支撑件在转动部件的支持下可进行旋转。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先将支撑件旋转至与承接件水平,穿过已有建筑体预留的孔洞;然后将支撑件旋转与承接件形成夹角,使支撑件与已有建筑体的墙面进行贴合。此时,作业人员便可通过安全挂扣安装安全挂绳,进行临边作业。在临边作业完成后,再次将支撑件旋转至与承接件水平,即可通过已有建筑体预留的孔洞拆除。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拆装方便,节省临时安全装置设置时间的优点,同时,由于使用了已有建筑体预留孔洞进行安装,不会对现有建筑造成损伤。作业人员在操作简便的情况下,也会随手完成安全装置的设置,进而不存在风险作业的问题,提高临边作业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座体、螺杆和转动体;
所述座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承接件连接,所述转动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撑件连接,所述座体、转动体在垂线方向设置有螺纹孔,用于螺杆的连接。
具体的,螺杆相较于其他旋转结构而言,强度更高,在面对临边作业危险情况发生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和转动体为钢板;
所述座体一端通过折弯的方式对承接件进行环绕,螺纹孔设置在钢板的另一端。
值得说明的是,转动体也可采用折弯的方式对支撑件进行环绕。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尺寸不小于60mm×30mm×5mm。通过增大座体与承接件的焊接面积,提升两者之间对载荷的承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的螺纹公称直径≥14mm。
具体的,大于等于M14的螺杆抗剪切能力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安全挂扣与承接件构造成一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深圳)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深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深圳)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深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0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后掠翼及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