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0781.1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延庆;楚克林;刘威;赵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浅水 环境 生物 调查 无损 捕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组件、设于漂浮组件上的L形架、竖直插设于L形架上的空心柱、用于驱使空心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空心柱外壁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捕获壳,所述捕获壳顶部活动插设有置饵筒,所述置饵筒内腔底部容纳有一饵料颗粒,所述置饵筒的外壁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捕获壳的一侧设有封闭敞口的封门,所述封门通过伸缩件与捕获壳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本发明使得生物进入捕获壳中食用饵料颗粒,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完成对生物的捕获,捕捞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捕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浅水域环境的质量下降,导致浅水域个别生物数量严重下降,甚至濒临灭绝,在对环境生物研究调查时,需要先对浅水域内生物进行捕获,再根据捕获的生物来对该浅水域的环境进行研究。
目前,浅水域内生物捕获工作通常采用人工捕获的方式,人工下水进行捕捞操作不太方便,且不能够很好的将生物进行捕捞,在捕捞时很容易导致挣脱,需要对生物造成伤害才能将其捕捞,从而给捕捞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组件、设于漂浮组件上的L形架、竖直插设于L形架上的空心柱、用于驱使空心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空心柱底部连接柔性连接管;
所述空心柱外壁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捕获壳,柔性连接管底部与捕获壳顶部固定,所述捕获壳顶部活动插设有置饵筒,所述置饵筒的一端位于捕获壳内,另一端伸入柔性连接管内,所述置饵筒内腔底部容纳有一饵料颗粒,所述置饵筒的外壁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口径小于饵料颗粒的粒径,所述置饵筒的外壁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捕获壳的一侧开设有敞口,所述捕获壳的一侧设有封闭敞口的封门,所述封门通过伸缩件与捕获壳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置饵筒外壁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贯穿捕获壳顶部并伸入套筒内,所述套筒设于捕获壳顶部,所述套筒内设有用于检测导杆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导杆外壁套设有用与连接支架和捕获壳内壁的弹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设于捕获壳侧壁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朝向封门的一侧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连接封门,另一端嵌设有永磁块,所述密封座内腔设有通电吸附永磁块的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吸附永磁块时,封门封闭敞口,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有用于连接封门和密封座的弹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空心柱外壁底端的连接架、设于捕获壳顶部的导轨以及滑动设于导轨内的移动块以及连接移动块和导轨一侧内壁的弹性件一,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移动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漂浮组件上远离封门的一侧设有放置水箱;
所述封门远离捕获壳的一侧设有竖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斜面背向封门,且接触块的斜面朝向封门的一端高于远离封门的一端,所述L形架上水平设有用于与接触块接触的顶杆,所述捕获壳远离敞口的一侧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处对称铰接有两组门体,两组所述门体分别通过弹性件二与捕获壳两侧内壁连接,所述捕获壳上设有驱使两组门体打开的收卷组件,所述L形架远离漂浮组件的一端设有驱使收卷组件工作的齿条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0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