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微管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3069.7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龙;刘一鸣;王娟;冶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吴联啸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管 检测 布鲁菌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病菌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微管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准备;血液采集;血清试验;准备玻璃微管、微管胶塞、采血器、促凝纱布条、发热包和虎红抗原,使用处理好的5ml注射器在实验动物羊颈静脉采血2ml羊血后,立即将采血器倾斜放到启动发热的加热包上,等待5—10分钟,将析出的血清与不同浓度梯度的阳性血清分别滴落在玻片上或者注入微管内做虎红凝集试验;本发明通过将一种方便布病现场检测的微管、实现血清快速析出的试剂配方和用具,从而实现布鲁菌病血清学现场筛查的需要,同时可有效减少实验室诊断过程中,减少虎红平板凝集因液体的流出而造成污染的机会,有效保障微管布鲁菌病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微管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布鲁菌病,一般指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现有的虎红平板凝集法是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虎红平板法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血清阳性,容易因血清的溅出而造成病原的扩散,另外,虎红平板凝集在现场检疫中,因需要移液器、平板等设备和耗材,以及血清现场析出效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现场的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微管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微管检测布鲁菌病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准备,根据采集对象准备血清试验器具和调配试验所需材料;
S2、血液采集,根据采集对象利用血液采集仪器开展血液采集工作;
S3、血清试验,根据采集的血液,利用微管做虎红凝集试验。
优选的,包括采血器,采血器包括集液管、螺盖、螺纹接头、注射器和活塞杆,所述螺盖连接在集液管的一端,所述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在螺盖的内侧,所述注射器连接在螺纹接头的一端,所述活塞杆活动连接在集液管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S1中,准备玻璃微管、微管胶塞、采血器、促凝纱布条、发热包和虎红抗原,活动螺纹接头,进而利用容量为5ml的集液管,向集液管中加入氯化钙和维生素k1、k3干燥的滤纸条,再螺纹连接螺纹接头和螺盖。
优选的,所述S2中,使用处理好的5ml注射器在实验动物羊颈静脉采血2ml羊血后,立即将采血器倾斜放到启动发热的加热包上,等待5—10分钟。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析出的血清与不同浓度梯度的阳性血清分别滴落在玻片上或者注入微管内做虎红凝集试验。
优选的,观察微管凝集试验效果与玻片上凝集试验效果,检测布鲁菌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一种方便布病现场检测的微管、实现血清快速析出的试剂配方和用具,从而实现布鲁菌病血清学现场筛查的需要,同时可有效减少实验室诊断过程中,减少虎红平板凝集因液体的流出而造成污染的机会,有效保障微管布鲁菌病检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流程方法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采血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液管;2;螺盖;3、螺纹接头;4、注射管;5、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3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