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系统中多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3649.6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贵;张亚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8/41;G06F8/71;G06F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系统 数据 传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系统中多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法,基于工业系统,所述工业系统包括页面模板、前端以及第三方应用;包括S1:在工业系统中配置页面模板;S2:前端获取生成的json数据,解析渲染并展示生成的页面;S3:工业系统的参数数据传递给第三方应用;S4:第三方应用的参数数据传递给工业系统;本发明通过websocket及时建立长链接,保持实时通信,系统间通过约定的唯一参数code进行绑定,实现实时的相互传递,打通双方之间数据精准,实时性的壁垒。可切换连接不同的第三方系统/软件,保证本系统可以跨不同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间实时的业务处理。提升多系统间的协作能力。使得工业软件中不同的开发系统可以相互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计数据传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系统中多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系统往往是软件系统,现有技术中在当前工业系统中会涉及与第三方系统或软件交互的场景,例如creo,CAD等,在工业设计中需要把工业系统中的参数的数据与第三方系统或软件中的参数进行传递,因此需要能够做到数据的精准传递,实时的相互传递,打通双方之间数据精准,实时性的壁垒。使得工业软件中不同的开发系统可以相互服务。但是现有技术中工业系统往往无法实现多系统间的参数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系统中多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系统中多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法,基于工业系统,所述工业系统包括页面模板、前端以及第三方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业系统中配置页面模板;
在页面模板上创建参数库,配置需要的参数以及参数的相关属性,并将页面模板中配置的参数与第三方应用对应的参数进行绑定,配置完成后,保存生成json数据;
S2:前端获取生成的json数据,解析渲染并展示生成的页面;
S21:生成的页面的前端展示;
S22:前端解析绑定关系;
S3:工业系统的参数数据传递给第三方应用;
编辑页面中的参数值,在前端的页面上调用第三方应用,通过配置好的绑定关系,将前端页面中参数数据传递给绑定的第三方应用的参数;
S4:第三方应用的参数数据传递给工业系统;
在页面上调用第三方应用,通过配置好的绑定关系,将第三方系统的参数数据传递给前端的页面中绑定的参数。
进一步的,步骤S1具体包括:
S11:配置第三方应用;
所述页面模板上具有切换接口,通过所述切换接口切换与页面模板相互通信的第三方应用;
切换接口通过websocket及时建立长链接;
S12:在页面模板中配置业务涉及到的参数;
在页面模板上创建参数库,在参数库中配置业务涉及到的参数以及参数的相关属性;
所述参数包括参数值、参数名称、参数code以及单位;所述参数的相关属性包括参数属性、样板属性、配置默认值属性、配置参考参数属性以及配置操作选择属性;
S13:页面模板上配置的参数code与第三方应用的参数code进行绑定;
在页面模板上的配置参考参数属性中,配置第三方应用的参数code;
S14:配置操作选择;
在配置操作选择属性中选择操作属性多选配置;
所述操作属性包括打开、装配、替换;
S15:保存配置的页面模板,生成json数据。
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
S21:生成的页面的前端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3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