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7376.2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雷;王德春;赵兴天;滕红;卢洪泉;刘侠;庞玉超;杨守财;刘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4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林思妙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却 发动机 布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涉及发动机设备领域。该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包括缸体水套主体,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套入水口,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水套出水孔,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顶部远离水套出水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两个缸盖放气孔,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缸盖水套。本发明采用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水套,在冷启动时排气歧管的高温可以快速加热冷却液,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油耗;而在高负荷时,冷却液也可以对车辆的排气起到降温的作用,水套最高点,即缸盖水套集成排气歧管冷却最上端,布置放气管路,避免水套存气,影响发动机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水套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日益显著,目前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强化,都面临着如何解决高功率密度下的冷却及热平衡问题,即在提高输出功率的同时,又要兼顾油耗的经济性和排放的环保性,这些都对发动机水套的冷却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已成为发动机进一步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因此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设计理念,应用增压发动机现代设计技术提出设计规范和策略,对推动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为乘用车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方案,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油耗,同时使发动机各缸冷却更均匀,降低关键区域热效应,减小爆震风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采用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水套,在冷启动时排气歧管的高温可以快速加热冷却液,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油耗;而在高负荷时,冷却液也可以对车辆的排气起到降温的作用,并缸体、缸盖均采用横流冷却,各缸冷却更均匀,可降低关键区域热效应,减小爆震风险,并且缸体采用波浪形水套,加强对缸体上部燃烧室的冷却效果,水套最高点,即缸盖水套集成排气歧管冷却最上端,布置放气管路,避免水套存气,影响发动机散热。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包括缸体水套主体,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套入水口,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水套出水孔,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顶部远离水套出水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两个缸盖放气孔,所述缸体水套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的顶部靠近水套入水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气缸垫水孔。
优选的,所述水套入水口布置在缸体水套主体排气侧的一缸位置。
优选的,所述水套出水口布置在缸体水套主体进气侧的三缸位置。
优选的,所述缸体水套主体和气缸垫水孔以及缸盖水套三部分组成一个发动机水套整体。
工作原理:该发动机水套由缸体水套、气缸垫水孔与缸盖水套三部分组成,整个水套入水口布置在缸体水套排气侧的1缸位置,水套出水口布置在缸体水套进气侧的3缸位置,当冷却液从水套入水口进入缸体后,进入缸体水套排气侧,由于缸体水套1缸、4缸下部结构断开,只有极少部分冷却液通过缸体水套排气侧流入缸体水套进气侧,大部分冷却液被进入缸盖水套排气侧,进入缸盖水套排气侧的冷却液一部分冷却缸盖排气歧管,一部分直接进入缸盖各缸冷却缸盖燃烧室,两股冷却液最终汇合,从缸盖水套进气侧流回缸体水套进气侧,并从水套出水口流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却的发动机水套布置,采用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水套,在冷启动时排气歧管的高温可以快速加热冷却液,实现快速暖机,降低油耗;而在高负荷时,冷却液也可以对车辆的排气起到降温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7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