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线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7574.9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桥江;潘剑萍;马强;彭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33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线束 检测 方法 及其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线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仪器,具体涉及储能产品技术领域,通过储能线束检测仪器的输入与输出引脚对储能线束进行数值标记学习并根据学习结果存储为初始模板,通过初始模板对预检储能线束进行逻辑判断,最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出对应信号,储能线束检测仪器可自主进行学习,并能对多种储能线束进行检测,储能线束检测仪器可便捷式手持移动,操作便捷,解决了复杂且繁琐单根测量导通的线束检测问题,减少检测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检测错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线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储能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储能电池系统是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必要技术支撑,能够有效解决电网运行安全、电力电量平衡、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的问题。新能源储能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新能源规模化的接入电网、电力削峰填谷、参与调压调频、发展微电网等方面的需要,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多时间尺度、全过程的平衡能力、支撑能力和调控能力,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因此,各大公司企业新出的储能锂电池产品层出不穷,储能线束也变得复杂多样化,这对于任意一家储能公司来说都具有较大不利影响。
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风电与光伏都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必须依赖储能才能实现效率发电,因此储能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这样的一个发展背景下,大多数公司还是这种费时费力万用表量导通方式来将由,这种方法不但考验员工的精力和细心,造成工作效率低,久而久之员工也会厌烦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现错误,产生安全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储能线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仪器,通过储能线束检测仪器的输入与输出引脚对储能线束进行数值标记学习并根据学习结果存储为初始模板,通过初始模板对预检储能线束进行逻辑判断,最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出对应信号,提高储能线路检测效率与检测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能线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过储能线束检测仪输入与输出引脚对储能线束进行数值标记学习并根据学习结果存储为初始模板;
S2、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建立新储能线束检测工程;
S3、通过初始模板对预检储能线束进行逻辑判断;
S4、根据逻辑判断结果,若预检储能线束线序与初始模板一致,则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出正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前通过I/O扩展芯片对输入与输出结构端口寄存器进行配置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中,当输入与输出引脚检测到信号时进行数值编号,无信号时则不进行编号,所有输入与输出引脚检测完毕后通过有效数值累加获得储能线束数值初始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中预检储能线束需连接转接板后再与检测仪连接进行逻辑判断。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线束检测仪器,使得所述设备能够执行基于储能线束检测方法,所述储能线束仪器包括:
主控;
I/O扩展芯片,用于输入与输出结构端口寄存器进行配置操作;
输入输出引脚,用于储能线束初始模板学习及储能线束检测;
转接板,用于统一简化待测储能线束连接器;
人机交互界面组成,用于新储能线束检测工程建立与显示储能线束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通过输入接口统一引入待测储能线束,再通过输出接口处传输信号至储能线束检测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7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对讲智能门锁的配网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避雷器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