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一种缓释型自粘防水卷材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7751.3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曹轶;李藏哲;张晓慧;张国珍;石新英;赵雅婷;毛萌萌;柳海燕;李世伟;郑檩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0 | 分类号: | C09J151/00;C09J11/06;C09J11/04;C09J7/30;C09J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霍苗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缓释型 粘胶 防水 卷材 | ||
本发明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一种缓释型自粘防水卷材。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包括:增粘树脂40~45份;微胶囊缓释剂10~15份;粘度调节剂15~20份;无机填充剂20~30份;主抗氧剂0.5~1.0份;辅助抗氧剂0.2~0.5份;所述微胶囊缓释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的钛酸酯。本发明以纳米二氧化硅包覆在钛酸酯的表面,使自粘胶中的钛酸酯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持续缓慢释放,从而不断弥补自粘胶在水压作用下与混凝土结构形成的缝隙,自动修复漏水点或封闭结构混凝土毛细孔,从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地下防水工程环境,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一种缓释型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由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渗漏会导致钢筋的氧化和锈胀,挤压主体结构,引发安全问题,减少建筑寿命。目前,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被称为“建筑癌症”。
自粘防水卷材是通过自粘胶粘覆在结构混凝土表面上,抵御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形成一件不透水的“外衣”,起到防止建筑结构渗漏的作用。
但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寿命一般为几十年甚至百年,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周围的水量和水压随着深度、季节、地质条件不断变化,同时地上部分的荷载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目前市售的防水卷材的自粘胶层与混凝土钢筋结构产生缝隙和分离,防水卷材的防水能力变差,还不能满足与建筑等寿命相适应的防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一种缓释型自粘防水卷材,本发明提供的缓释型自粘防水卷材能够适应水压、水量不断变化的地下防水工程环境,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防水效果,实现防水材料与建筑等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胶囊缓释型自粘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增粘树脂 40~45份;
微胶囊缓释剂 10~15份;
粘度调节剂 15~20份;
无机填充剂 20~30份;
主抗氧剂 0.5~1.0份;
辅助抗氧剂 0.2~0.5份;
所述微胶囊缓释剂包括钛酸酯和包覆于所述钛酸酯表面的纳米二氧化硅;
所述粘度调节剂为有机蜡。
优选的,所述钛酸酯为二(二辛基焦磷酰基)含氧乙酸酯钛;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30nm。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和所述钛酸酯的质量比为(5~6):1。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微波或等离子体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将所述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和钛酸酯混合,进行表面包覆,得到所述微胶囊缓释剂。
优选的,所述增粘树脂为马来酸接枝石油树脂;所述马来酸接枝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120~130℃,运动粘度为25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衡水中裕铁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7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