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快速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8264.9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庞建超;腾晓远;高崇;陈宇;邹成路;谭炳治;李守新;张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疲劳强度 快速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快速优化方法,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为:(1)对待优化金属材料进行抗拉强度优化获得不同抗拉强度的两组样品;(2)通过试验获得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通过公式(1)获得C和P值;(3)通过金属材料疲劳与抗拉强度的抛物线关系公式(2)获得临界抗拉强度;(4)对待优化金属材料进行抗拉强度优化,获得与临界抗拉强度值相近的金属材料样品,对这组金属材料样品的抗拉强度与疲劳强度作为验证数据,来验证试验所得疲劳强度与利用公式(2)计算出的疲劳强度理论值误差是否小于10%,如小于10%;得得到能够获得材料疲劳强度最优值的相应的抗拉强度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快速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疲劳是构件最常见的失效形式。随着我国对大型工业构件性能需求要求不断提高,原有金属材料载体已经不能满服役强度需求。尤其疲劳强度过低所引起失效事故。因此对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优化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不呈现一般的线性规律,特别是在高强度材料领域。由于组织缺陷的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导致高强度金属材料的抗拉与疲劳强度反应出异常关系。这对优化疲劳强度的方法提出了新的启示。即可以根据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抛物线关系搜寻疲劳强度理论最优值,以此为参考通过控制对应的抗拉强度水平来间接实现疲劳强度优化。相比于传统的疲劳强度优化方案,这避免了出现由抗拉强度的过度优化引起疲劳强度过临界值而导致优化效率低的情况。结合抗拉性能与疲劳强度的关系,通过调节抗拉强度以获得对应的最优疲劳强度,可以极大程度降低优化成本与时间,并且保证了优化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对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快速优化方法。通过优化工艺结合金属材料抗拉与疲劳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一种金属材料疲劳强度最优值的获得手段。该方法综合了考虑了金属材料的工艺优化程序与抗拉和疲劳强度指标,同时优化工艺目的明确,无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快速优化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待优化金属材料进行抗拉强度优化,以获得具有不同抗拉强度的两组金属材料样品(同系列金属材料);其中,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待优化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优化方法及变化范围,选择合适工艺制备具有典型抗拉强度的两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优化方法为热处理工艺和制备手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能够获得较大抗拉强度差的同系列不同状态材料为目的。
(2)对步骤(1)经过抗拉强度优化的两组金属材料样品进行轴向拉伸与疲劳实验,分别获得抗拉强度σb与疲劳强度σw;通过公式R=σw/vb计算两组金属材料样品的疲劳比,再通过疲劳比R与抗拉强度σb的线性关系拟合公式获得拟合参数C和P值;其中:疲劳比R与抗拉强度σb的线性关系拟合公式如公式(1)所示;
R=C-P×σb (1);
公式(1)中:R为材料疲劳比,σb为抗拉强度,C和P是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3)将公式(1)等号两端同乘σb,获得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抛物线关系公式(2):,根据该疲劳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抛物线关系能够初步了解材料疲劳强度变化趋势、最高疲劳强度及最高疲劳强度对应的抗拉强度(临界抗拉强度);
σw=(C-P×σb)×σb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8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土工程施工的钻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巷道临时加固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