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1157.1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曲希玉;张洋晨;闫振;李倩;王清斌;朱鑫达;于江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1F7/782 | 分类号: | C01F7/782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张立得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时 生产 片钠铝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属于人工固碳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Osubgt;2/subgt;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纯度高达100%的片钠铝石,并在保证产物纯度和合成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反应时长,提高人工合成的效率,从而在COsubgt;2/subgt;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中存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固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片钠铝石是一种靠“捕获”CO2形成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可以记录CO2的运移、聚集和逸散。由于其性质稳定,在遇酸或高温下分解产生无毒不燃气体,所以在含铝化工业、阻燃剂、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CO2矿化封存过程中,片钠铝石的碳捕获量最高可达总固碳量的90.1%,是最主要的一种固碳矿物。在成因上,根据碳酸根的来源可将片钠铝石分为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大类,根据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片钠铝石多为无机成因,极少数为有机成因。综合众多地质实例及合成实验来看,温度在25~200℃区间都可以形成片钠铝石,溶解温度为150℃左右;对于片钠铝石是否形成于碱性环境尚不明确,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其形成于中性-弱酸性的流体环境。
在地质作用中,片钠铝石的形成首先需要碳酸溶液,大量CO2气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此后,在Na+、Al3+的参与下形成片钠铝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H2CO3=H++HCO3-
Na++Al3++HCO3-+H2O=NaAlCO3(OH)2(片钠铝石)+3H+
当前的全球温室效应严重。在地层条件下,CO2通常以超临界的状态存在,该状态下的CO2密度大、粘度低、扩散系数大,有利于在构造封存、溶解封存和矿化封存等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永久封存。但由于矿化封存时效慢,难以解决紧迫的温室效应问题,因此,利用实验室条件,探索人工合成片钠铝石的最佳实验参数,以期实现对CO2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的愿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合成技术中,片钠铝石形成所需要的阴离子主要来自于NaHCO3溶液,整个合成过程并没有CO2的参与,无法从固碳的角度去探讨CO2的最大捕获量及矿物对CO2的封存潜力,而且,此类现有技术未从快速合成的角度提高实验效率,试验周期过长,无法缓解紧迫的温室效应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步骤如下:
将AlCl3·6H2O和NaOH分别溶于蒸馏水中,形成AlCl3·6H2O溶液和NaOH溶液;将AlCl3·6H2O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Al(OH)3悬浊液;向Al(OH)3悬浊液中加入NaCl;然后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5~10.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O2,获得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置于100~180℃中进行恒温反应6h以上,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进行液固分离;将固相物质反复冲洗,不断测量冲洗液的pH,直到溶液呈中性,然后烘干,获得片钠铝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1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