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制备方法、其用途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6653.6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志祥;韩钰;丁一;陈保安;杨长龙;周明瑜;潘学东;李梦琳;迟铖;吕旭明;朱元成;隋合轼;马洪峰;聂瑾;徐中凯;段有重;郑薇;徐若愚;高健峰;庞震;张强;赵丽丽;赵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B22D4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9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用途 相关 设备 | ||
1.一种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
B:0.001~0.01%;Si:0.005~0.04%;Fe:0.1~0.3%;Mg:0.005~0.03%;Zn:0.02~0.03%;Er:0.01~0.03%;Sr:0.01~0.02%;Cr+Mn+V+Ti≤0.006%,余量为铝和其它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熔炼:加热纯铝锭完全熔化后加入Al-B中间合金,经搅拌进行硼化处理;后于750℃~760℃下,同时加入Al-Fe中间合金、Al-Zn中间合金、Al-Mg中间合金、Al-Er中间合金和Al-Sr中间合金,熔化后搅拌,静置处理后得到熔炼铝合金熔液;
精炼:将所述熔炼铝合金熔液的温度控制在750℃~760℃,于所述熔炼铝合金熔液底部通入氮气及精炼剂进行精炼得精炼铝合金熔液;
过滤及浇铸:将所述精炼铝合金熔液于730℃~750℃下经陶瓷过滤网过滤除杂后,浇铸于经预热的模具内冷却得所述铝合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包括多次搅拌,每次搅拌15~20min,每两次之间间隔10~15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B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B为2.5~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Fe为10~2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Zn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Zn为5~1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Mg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Mg为2~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Er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Er为1~2%。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Sr中间合金中,以质量百分数计,Sr为1~2%。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加入量为炉料总质量百分数计的0.2%~0.25%。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过滤网的孔隙率为75%~80%,网孔目为70~80目。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模具的预热温度为250℃~3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或采用权利要求2-12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的一种用途,所述用途为制备电力电缆用铜-铝合金连接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合金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挤压: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或采用权利要求2-12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经挤压机热挤成铝合金棒,挤压温度为480℃~510℃,挤压速度为10~15mm/s,挤压成型后自然空气冷却;
旋转摩擦焊:将所述铝合金棒与纯铜型材进行旋转摩擦焊接,使所述纯铜型材挤入所述铝合金棒端面形成冶金态结合,得铜铝连接部件;
钻孔:对所述铜铝连接部件的铝合金棒钻孔,得电力电缆用铜-铝合金连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66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