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7491.8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伞海生;丁錾;刘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G21H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伏 一体化 电池 | ||
1.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集流体、负极和隔膜以及填充于电池内的锂电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材料、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活性材料层、同位素辐射源以及底部电极;所述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垂直设于底部电极上;所述活性材料层附着在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表面或者填充在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间隙或者上方、或者与导电材料混合后填充于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间隙或者上方;所述同位素辐射源设于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间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铜箔、铝箔、复合铜箔或复合铝箔;所述负极为锂箔或者锂合金箔;所述隔膜为聚烯烃微孔膜或玻璃纤维隔膜;所述锂电电解液为LiClO4、LiPF6、LiBF6或LiAsF6的导电盐溶解在有机物中形成的电解液;所述有机物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或碳酸甲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导电石墨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14制备的碳基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为禁带宽度大于2.3eV的晶态宽禁带半导体薄膜,其由多个相互平行的纳米棒并排排列而成;所述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棒直径为10~1000nm,棒长为200nm~100μ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半导体材料包含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锆、氧化镉、五氧化二铌、氧化铈、三氧化二镓、二氧化锡、三氧化钨、碳化硅、氮化镓、铟镓氮、磷化镓、氮化铟、氮化铝、磷化铝、砷化铝等、二硫化钼、硫化镉、硫化锌、硫化镁、硒化锌、硒化镁、金刚石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层为层状结构化合物,禁带宽度从1~5eV。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层选自五氧化二钒、二硫化钼、氧化钼、硫化镉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位素辐射源为在衰变时能够辐射贝塔粒子的辐射源,其半衰期不低于10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位素辐射源使用氚、碳-14、镍-63、钷-147同位素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伏-锂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电极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放射性同位素材料制备,包括镍-63、钷-147、碳-14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74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