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高楼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8443.0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温亚川;温亚芳;章洁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鹿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0;E03B7/07;C02F1/44;C02F1/00;C02F103/00 |
代理公司: | 六安立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4 | 代理人: | 黄炜 |
地址: |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建筑节能 技术 高楼 雨水 收集 再利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高楼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其包括置于高楼顶层拐角处的集雨净化箱,集雨净化箱的一侧端连接有取水管,集雨净化箱的另一侧端连接有通向每层住户的出水管,集雨净化箱的内部且从取水管侧至出水管侧依次隔开设有沉淀室、净化室和清水室,净化室的内部卡接有滤水组,滤水组由滤水膜和滤水台呈上下叠加组成。本发明通过在高楼顶层设置了用于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净化箱,通过在其内部完成沉淀、渗透净化和储存的工序,再利用出水管输送出储存的净化雨水至高楼外侧的过户管中积满,以待住户开阀取水使用,利于建筑的节能和淡水净化的减排,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高楼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日益发展,人群日益壮大,可居住土地变得减少,于是高楼越盖越高,从而解决了居住和土地的双重问题。由于居住建筑的增多,其用水用电也跟着增量,而淡水资源的净化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另外生活中用到的一些非饮用水完全可以用雨水来代替,从而利于建筑节能,加上我国南方雨水资源充足,加以回收利用,则可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高楼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高楼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包括置于高楼顶层拐角处的集雨净化箱,所述集雨净化箱的一侧端连接有取水管,所述集雨净化箱的另一侧端连接有通向每层住户的出水管,所述集雨净化箱的内部且从取水管侧至出水管侧依次隔开设有沉淀室、净化室和清水室,所述沉淀室的顶部嵌设有滤水斗,所述净化室的内部卡接有滤水组,所述清水室的底部放置有第一潜水泵,所述滤水组由滤水膜和滤水台呈上下叠加组成,所述滤水台呈倾斜向下的阶梯板状且内部开设有若干中空区,所述滤水台的底部悬置于净化室底面上方,且滤水台底部一侧竖向设有与净化室内侧面存有间距的隔水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雨净化箱的两侧端顶部均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通水管,两侧所述通水管分别对应与取水管和出水管紧密套接配合,所述净化室的顶部两侧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水口和第二水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口贯穿至沉淀室,所述第二水口贯穿至清水室,所述第一水口低于所述滤水斗,所述第二水口低于所述隔水板顶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水斗呈上端口大于下端口的圆筒状,所述滤水斗的内侧壁上呈环形和竖向两个方向开设有若干滤水口,所述滤水斗的上端口外设有与沉淀室卡接的封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水膜为半透膜材质且边缘处粘接有与滤水台卡接的封膜框,所述滤水台的内折弯处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封膜框的内折弯处设有与固定环位置对应的定位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定位环通过销钉插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水管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呈U型的积水管,所述积水管的另一端口与高楼顶的漏水口插接配合,所述积水管与取水管的连接端口内安装有第一水位传感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水管的下端口内安装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底部进水端套接有延伸至积水管内部的抽水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口通过螺栓连接有呈首尾相接的若干过户管,所述过户管的顶端一侧连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至楼层每户中且其内部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口内安装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与第一潜水泵和水位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雨净化箱的外侧设置有动力设备,所述动力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部罩设有遮雨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鹿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鹿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8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