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4779.8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潮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06;C08L75/04;C08L83/04 |
代理公司: | 宿迁嵘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7 | 代理人: | 陈科行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pvc 装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SET‑DTLRP法将氯乙烯聚合,得到活性端基碘的聚氯乙烯,制得改性PVC,将改性PVC和增强树脂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使得增强树脂与改性PVC链段共聚,得到复合液,再将复合液刮膜烘干制得,增强树脂与改性PVC共聚产生超支化分子链结构,进而增加了装饰膜的耐磨效果,该增强树脂分子链中含有大量螺环结构能够提升树脂的机械性能,在装饰膜燃烧过程中有机磷链段分解产物能够与基材发生交联生成P‑O‑C结构,形成碳化保护层,同时Si‑O链段转变为Si‑C链段,进而与P‑O‑C碳层形成复合碳层,达到隔绝热量、隔绝氧气和防止熔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装饰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房地产行业的兴起,表面装饰材料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中薄膜材料例如PVC薄膜、PET薄膜以及复合薄膜等以其生产工艺简单、表面装饰图案及效果多样、使用方法简单、性价比极高而占据了新型表面装饰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PVC薄膜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好、质优价廉,发展迅速,在室内及家具装饰、装修行业、飞机内舱膜、船舱膜等领域广泛应用,但现有的PVC装饰膜阻燃效果差,常用的改性方法为加入阻燃剂共混挤出得到阻燃PVC,传统的阻燃剂由于自身分子量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导致阻燃成分析出,使得PVC装饰膜的阻燃效果下降甚至丧失,影响阻燃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阶段PVC装饰膜阻燃效果差,且机械强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燃PVC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连二亚硫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催化液,将三碘甲烷、去离子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氯乙烯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 n,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催化液,进行反应7-9h,制得改性PVC;
步骤S2:将改性PVC、增强树脂和环己酮混合,在转速为300-500r/mi n,温度为35-40℃的条件下,搅拌至PVC母粒和增强树脂溶解,加入吐温60和催化液,搅拌处理10-12h,得到复合液,将复合液刮膜烘干,制得阻燃PVC装饰膜。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连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8g:1g:100mL,三碘甲烷、去离子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氯乙烯的用量比为18.2g:2L:1.4g:0.6g:700g:100mL。
进一步,步骤S2所述的改性PVC、增强树脂、环己酮、吐温60和催化液的用量比为24g:35g:300g:1.2g:60mL。
进一步,所述的增强树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香草醛、季戊四醇和异丙醇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 n,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搅拌1-1.5h后,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进行反应30-40mi n,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丙烯酰氯、碳酸钾和DMF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300r/mi n,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2;
步骤A2:将丙烯酸、二乙醇胺、1-羟基苯并三唑和DMF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300r/mi n,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5-7h,制得双醇烯,将阻燃聚硅氧烷、中间体2和DMF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 n,温度为50-55℃的条件下,搅拌并加入氯铂酸,升温至60-65℃,进行反应3-4h后,加入双醇烯,继续反应4-6h,制得阻燃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潮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潮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4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吸尘器
- 下一篇:电池包、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