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88099.3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2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范新丰;赵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F03D9/20;H02S40/22 |
代理公司: | 常州恒玖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91 | 代理人: | 史珂宇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自动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光伏组件、聚光导圈和鼓风导筒以及固定安装于鼓风导筒内侧的电鼓风组件,光伏组件的底面设有支撑架,光伏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设备撑杆,设备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鼓风导筒的外周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鼓风导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轴筒,电鼓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轴筒的一端。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聚光导圈和风力转叶结构,利用聚光导圈和曲面光伏组件的光反射将部分光能聚集于受光圈表面,由热电转换将光热转换为电鼓风组件的电能输入进行光伏组件表面的风冷降温,以及通过主轴杆端部风力转叶在外界自然风的作用下进行自由转动,实现风能的利用,提高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一般主要由光伏组件、汇流箱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片经过串联封装后形成具有一定捕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和并网设备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当硅基光伏组件工作在较高温度时,开路电压会随背板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这会导致发电单元的工作点严重偏移,造成系统输出功率下降,硅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随温度的升高也大幅下降,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发挥最大性能。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降温装置(CN209201013U),包括水源、水泵、给水管网、喷水支管和喷水装置;光伏支架的顶面为倾斜斜面,在倾斜斜面的上面铺设多个光伏组件;在光伏支架顶面的高位置一侧安装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设置若干个朝向光伏组件的喷水装置;喷水支管的进水端与给水管网的一端连接,给水管网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通过向光伏组件表面喷洒水,有效降低光伏组件表面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降温装置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利用水流冲刷使光伏组件表面换热降温,水流在光伏组件表面运动时产生不规则透镜作用,对光线造成漫反射和聚焦等干扰,导致光伏组件表面受光均匀性和守光率产生影响,从而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发挥最大性能,存在一定缺陷,且水液的供给需要大量外部水源的投入,光伏电站通常地处戈壁、荒漠、山地等地区,这些地方有队无法开设水井,有的地处生态红线内,有的地质结构复杂,开设水井水塘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实用性较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来解决目前存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光伏组件、聚光导圈和鼓风导筒以及固定安装于鼓风导筒内侧的电鼓风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面设有支撑架,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设备撑杆,所述设备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鼓风导筒的外周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鼓风导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轴筒,所述电鼓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轴筒的一端,所述鼓风导筒的内部设有固定套接于电鼓风组件内侧的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位于鼓风导筒两端的进气导扇和鼓风扇,所述主轴杆的一端设有风力转叶,所述鼓风导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光圈;
所述电鼓风组件包括固定筒、绝缘套管、励磁组件和若干主风盘和定导盘,所述主风盘固定套接于主轴杆的表面且位于绝缘套管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的两端设有转动套接于主轴杆表面的进气轴盘,所述定导盘转动套接于主轴杆的表面且固定于绝缘套管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固定安装于固定筒的内侧,所述励磁组件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固定筒的外周,所述主风盘的外周嵌入安装有若干永磁块。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为可调角度式支撑架,所述光伏组件呈圆球曲面状,且鼓风导筒的中轴线位于光伏组件曲面圆心上。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受光圈呈环状结构,所述受光圈的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热电转换组件,所述聚光导圈的表面设有镀银全反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8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