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批量织物沾色评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9059.0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祝成炎;裘英杰;金肖克;田伟;张惠芳;周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谱 成像 技术 大批量 织物 评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批量织物沾色评级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对高光谱成像仪器进行预热及黑白板矫正处理;b)将待测试的贴衬织物试样批量放置于高光谱成像仪下方载物台;c)将评定用标准灰色样卡放置于贴衬织物旁;d)采集高光谱图像;e)提取待检测区域的高光谱数据;f)提取标准灰色样卡各级所对应的高光谱数据等;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大批量检测,具有高效的特点,非专业人员也可进行操作,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批量织物沾色评级方法及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贴衬织物是指在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与受试织物相接触的标准白布。行业上通过对贴衬织物的沾色等级进行评定来确定纺织品的色牢度,其中包括人工评级和仪器评级。人工评级通过技术人员对比贴衬织物与标准灰卡的色差得出结论,其结果主观性较大。仪器评级主要依靠GB/T32598-2016标准,利用分光仪、数码测色仪等获得贴衬织物的颜色信息,通过色差计算转换为评定沾色用灰卡的级数。由于仪器评级法主要分析的是样本的色度值,而织物真实的颜色往往受到组织、涂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试样无法通过仪器评级。在行业上,主要以人工评级的方法为主。此外,上述两种方法都只能对待评定贴衬织物进行逐一分析定级,无法做到大批量检验,在行业应用中大大耗费劳力物力。
如何对色牢度检测进行数字化,并且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是业内学者一直研究的内容。《申请号为:CN201910763827.0的一种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评级系统及检测评级方法》、《申请号为:CN202210436425.1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及系统》等均提出了数字化检测色牢度的方法,但以上方法仍以色差计算为主,并且无法做到大批量检测。
目前人工评级法主要依靠专业人员在标准暗箱环境对照样卡逐一评级,评级结果主观性强,效率低下,无法做到大批量检测。
仪器评级法测的是试样的色度值,测得的结果往往不能代表真实的织物试样颜色,更不适用于一些特定组织和涂料的试样,最终结果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色差换算才可实现。
其他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些色牢度评级方法主要通过图像处理把试样图片像素点的图像信息转换为颜色信息,与仪器法色度值转化无本质上的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批量织物沾色评级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大批量检测,具有高效的特点,非专业人员也可进行操作,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大批量织物沾色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高光谱成像仪器进行预热及黑白板矫正处理;
打开高光谱成像仪及配套设备,预热15~30分钟,将矫正用的白板放在成像仪下方,采集白板数据,再盖上成像仪镜头,采集黑板数据,按照下式进行矫正:
式中:Rref为反射率矫正后的高光谱图像;Rraw为原始高光谱图像;Rwhite为白板数据;Rdark为黑板数据;
b)将待测试的贴衬织物试样批量放置于高光谱成像仪下方载物台;
c)将评定用标准灰色样卡放置于贴衬织物旁;
d)采集高光谱图像;
e)提取待检测区域的高光谱数据;
f)提取标准灰色样卡各级所对应的高光谱数据;
g)对步骤e、f提取的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外界因素对高光谱数据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9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针灸推拿用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中收尘器粉尘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