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新风系统设定方法及设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2403.1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蓝天;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壹品慧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3 | 分类号: | F24F11/63;F24F11/64;F24F7/04;G06F30/2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彭兰清 |
地址: |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新风 系统 设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楼宇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楼宇新风系统设定方法及设定装置,方法包括:建立目标楼宇的三维模型,将新风设备标识在三维模型中,设定新风源头的坐标信息;通过新风源头的坐标信息计算第一距离值,再以新风源头的坐标作为中心点、以第一距离值作为半径、以预设间隔阈值,向球面方向发射射线,获取射线与管道特征以及房间特征的交点坐标,通过所有交点坐标确定新风动线,计算每段新风管道的核心系数,根据核心系数计算新风动线的价值参数,本发明在新风源头设定之后能够获知该楼宇对应的新风动线,并且计算出新风动线的价值参数,以此为依据可以降低新风系统搭建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在保持换风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最便利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新风系统设定方法及设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使室内和室外空气流通,但是缺乏过滤措施,若室外存在污浊的有毒有害气、尘埃颗粒,也可以一并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不少家庭以及公共场所配置了空气净化机,用于净化室内空气。一般室内空气净化机的功率有限,不能同时开窗通风,否则净化效果会显著降低。因此产生了如下矛盾:开窗通风则无法净化空气,净化空气则难以通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风系统是一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设施,且能克服开窗通风和空气净化的弊端。现有的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从节能方面来考虑,将新风系统安装在地面会得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所送冷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由热源产生向上的尾流不仅可以带走热负荷,也将污浊的空气从工作区带到室内上方,由设在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底部风口送出的新风,余热及污染物在浮力及气流组织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地送风新风系统能在室内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除了设备安装位置灯考量因素,在较大的新风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建立管道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换风效果以及进行最便利的管理,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新风系统搭建以及运行的成本。
因此,本领域人员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楼宇新风系统设定方法及设定装置。
一种楼宇新风系统设定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三维模型建立策略建立目标楼宇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中包括新风管道特征以及房间特征;
将新风设备标识在所述三维模型中,并设定新风源头的坐标信息;
通过所述新风源头的坐标信息以及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端点坐标计算第一距离值;
以所述新风源头的坐标作为中心点、以所述第一距离值作为半径、以预设间隔阈值,向球面方向发射射线;
获取所述射线与所述管道特征以及所述房间特征的交点,并确定交点坐标;
通过所有交点坐标确定新风动线;
根据预设的核心管道计算策略以及所述新风动线,计算每段新风管道的核心系数;
根据所述核心系数计算所述新风动线的价值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新风源头的坐标信息以及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端点坐标计算第一距离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壹品慧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壹品慧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2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林草种质资源的接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铜浮选尾渣的处理方法、矿渣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