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3416.0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宇;李琦;马晓博;孙小伟;杨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汉宇 |
主分类号: | G01N3/48 | 分类号: | G01N3/48;G01N3/42;G01N3/62;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检测 综合 硬度 测量仪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包括架体,还包括用于对待检建筑料夹持及双轴移动的双轴夹料平台,架体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施压推杆和冲击件,施压推杆和冲击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测压组件,架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冲击件连通的储压组件,架体的内上部转动连接有通过转位电机驱动的转位旋架,转位旋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传动电机驱动的传动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检测作业时,兼具对待检建筑料的静压测量模式、冲压检测模式、旋压检测模式和连续冲击检测模式,通过上述多检测模式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测量仪的功能性并增加本装置的适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强度与硬度,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综合硬度检测,避免部分建筑材料的强度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建筑物不符合验收标准或在后续的使用中,因为建筑材料的硬度较低而导致建筑出现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212046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检测综合硬度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仪底座,测量仪底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测量仪主机,测量仪主机上固定安装有硬度测量压头,测量仪底座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控液压缸,电控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飞溅测量箱,上述硬度测量仪将传统的测量台改为防飞溅测量箱,抽拉式防脱结构,可实现快速对建筑材料的锁紧固定,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在不影响测量人员观察检测样品受压状态的同时,能够对样品进行隔离,从而避免了测量过程中,材料受压迸溅,存在安全隐患的弊端,稳定可靠,但是上述装置在对建筑物进行测量时的测量模式较为单一,因而功能性和适用范围有限,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来解决现有装置在对建筑物进行测量时的测量模式较为单一,因而功能性和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检测用综合硬度测量仪,包括架体,还包括用于对待检建筑料夹持及双轴移动的双轴夹料平台;
所述架体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施压推杆和冲击件,所述施压推杆和冲击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测压组件,所述架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冲击件连通的储压组件,所述架体的内上部转动连接有通过转位电机驱动的转位旋架,所述转位旋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传动电机驱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转位旋架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标定摄像头和一组规则分布的压头组件,一组所述压头组件均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每个所述压头组件的底端均卡接有测量头,每个所述压头组件上测量头的测量功能相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双轴夹料平台、压头组件、冲击件和储压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建筑检测时的建筑物硬度测量作业,且本装置在检测作业时,兼具对待检建筑料的静压测量模式、冲压检测模式、旋压检测模式和连续冲击检测模式,通过上述多检测模式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测量仪的功能性并增加本装置的适用场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双轴夹料平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面通过一组阻尼垫块安装有激振台,所述激振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激振电机,所述激振台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向丝杆驱动模块,所述激振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轴向移动架,所述轴向丝杆驱动模块的周侧面与轴向移动架传动连接,所述轴向移动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纵向移动台,所述轴向移动架的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与纵向移动台传动连接的纵向丝杆驱动模块,所述纵向移动台的顶面安装有夹具。
进一步,所述夹具分别包括开设于纵向移动台内部的滑槽、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动夹板和固定于纵向移动台顶面的定夹板,所述纵向移动台的内表面之间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调压螺杆,所述调压螺杆的尾端与定夹板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汉宇,未经李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3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