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用钢丝绳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2839.4 | 申请日: | 202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正伟;杨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时捷钢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1/04;C21D1/26;C21D9/52;C23G1/08;C23C2/06;C23C2/38;C23C2/26;D07B3/00;D07B7/1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仲红敏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寿命 钢丝绳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用钢丝绳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盘条依次经过干拉、一次退火、湿拉,使得直径为1.0±0.02mm;二次退火,得到的预拉钢丝;步骤2:将预拉钢丝酸洗、镀锌处理;然后置于甲酰胺溶液浸泡处理,洗涤,吹干,得到镀锌钢丝;步骤3:将镀锌钢丝置于拉丝模具中,配合拉丝润滑剂,进行多次拉拔处理,得到基础钢丝;步骤4:将基础钢丝喷涂捻制润滑油,捻制;得到钢丝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用钢丝绳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一种基于多股钢丝以不同结构捻合而成的工程绳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日常生活用晾衣机,大到车引牵伸、缆车导轨等机械、航空、建筑和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众多钢丝绳中,镀锌钢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适用于露天、雨天等应用环境。同时镀锌钢丝绳成本较低,常常被用在汽车离合、汽车牵引等汽车工件中。但是,由于钢丝背面镀有锌层,钢丝绳在捻股等制备过程中,存在开裂、脱落、锌堆积等缺陷,从而使得钢丝绳的机械性能较差,在长期压力工作中,磨损较高,导致存在抗疲劳性较差、耐磨性低等缺点,使得钢丝绳使用寿命不长。
因此,需要优化含有镀锌层的钢丝绳的加工工艺,抑制制备过程中锌层产生的缺陷,保证钢丝绳的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的车用钢丝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用钢丝绳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损耗长寿命用钢丝绳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盘条依次经过干拉、一次退火、湿拉,使得直径为1.0±0.02mm;二次退火,得到的预拉钢丝;
步骤2:将预拉钢丝酸洗、镀锌处理;然后置于甲酰胺溶液浸泡处理,洗涤,吹干,得到镀锌钢丝;
步骤3:将镀锌钢丝置于拉丝模具中,配合拉丝润滑剂,进行多次拉拔处理,得到基础钢丝;
步骤4:将基础钢丝喷涂捻制润滑油,捻制;得到钢丝绳。
较为优化地,步骤1中,所述干拉的工艺中,拉丝速度为35~50m/min、每道次变形量为15~20%,拉伸次数为15~20道次;所述一次退火的工艺中,退火温度为1000~1100℃,退火温度为2~3小时;所述湿拉的工艺中,拉丝速度为3~5m/s、每道变形量为10~15%;所述二次退火的工艺中,退火温度为800~850℃,退火温度为2~3小时。
较为优化地,步骤2中,镀锌量控制在100~160g/m2;镀锌处理的工艺为:采用氮气抹拭,气流量为5~8m3/min,氮气温度为350~400℃,氮气压力为0.02~0.1Mpa、锌浴温度为440~460℃,走线速度为50~55m/min。
较为优化地,步骤2中,酸洗的工艺中,走线速度为40~50m/min,酸洗液为15~20wt%的盐酸;甲酰胺溶液浸泡处理的工艺中,甲酰胺溶液的浓度为3~6wt%,浸泡温度为60~65℃,时间为20~24小时。
较为优化地,步骤3中,多次拉拔处理的工艺中,以入锥角度为5~6°,出锥角度为7~8°的模具和入锥角度为3~4°,出锥角度为5~6°的模具交替拉拔,拉丝速度均为3~5m/s,每道次变形量均为10~12%;步骤4中,捻制的工艺中,捻向相同,捻距为5~6mm,捻股速度为10~30m/min。
较为优化地,步骤3中,拉丝润滑剂由0.8~1.2wt%的抗磨剂和拉丝液DS-36组成;步骤4中,捻制润滑油由1.2~1.8wt%的改性抗磨剂和基础润滑油POE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时捷钢绳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时捷钢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2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