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6091.5 | 申请日: | 202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冯显宗;赵振邦;尹世琛;刘旭升;王治军;牛东;段琰;郑泓;孙安国;贾睿玺;陈虎;祝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8 | 分类号: | H04W4/48;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爱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面 缆车 通信 系统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车载设备,用于接收泄露电缆辐射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二模拟信号,其中,第一模拟信号用于请求车载设备控制地面缆车,第二模拟信号用于获取地面缆车的数据信息;地面设备,用于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一模拟信号,并获取泄露电缆中的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该系统进行地面缆车的通信可以达到提高了地面缆车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地面缆车的通信系统,主要是无线通信系统,由于地面缆车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沿途可能出现多个拐弯或者高低走势的地形,这些因素为地面缆车的长距离通信系统的无线覆盖增加了很大难度。为了解决地形对长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带来的问题,一般采用增大发射功率的方式,以弥补地形遮挡造成的信号衰减。也有一些系统设置在地面缆车沿线中途,增加信号中继设备,以减小无线信号覆盖的盲区。
上述解决方法对周围的区域有一定辐射影响,在地形非常复杂的环境,增大发射功率和增加中继设备成本较高,且不一定可以完全消除盲区。此类通信系统都是工作在公有频率范围,很容易受到周围相同频率的其他无线设备干扰,从而造成干扰盲区,而且此种情况不可控,很难确定通信失败的原因。
因此,如何提高了地面缆车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系统,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提高了地面缆车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面缆车通信的系统,包括,该系统包括,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车载设备,用于接收泄露电缆辐射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二模拟信号,其中,第一模拟信号用于请求车载设备控制地面缆车,第二模拟信号用于获取地面缆车的数据信息;地面设备,用于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一模拟信号,并获取泄露电缆中的第二模拟信号。
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向泄露电缆收发信号,可以实现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通信,并且使用泄露电缆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可以消除盲区,减少其它无线设备的干扰,进而避免出现与缆车通信中断的情况。进而可以达到提高地面缆车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包括:车载系统主机和车载网关;车载系统主机,用于接收车载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过滤,通过过滤后的数据包控制地面缆车,并向车载网关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用于控制地面缆车的控制数据,第二数据包包括地面缆车的数据信息;车载网关,用于通过车载天线接收泄露电缆辐射的第一模拟信号,将第一模拟信号转换成第一数据包,向车载系统主机发送第一数据包,还用于接收车载系统主机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将第二数据包转换成第二模拟信号,通过车载天线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二模拟信号。
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车载系统主机和车载网关的通信,可以实现信号与数据包之间的转换,通过车载网关接收发泄露电缆的信号,可以实现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通信,并且使用泄露电缆可以避免出现地面与缆车通信中断的情况。进而可以达到提高地面缆车通信系统的稳定性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面设备,包括:地面系统主机和地面网关;地面系统主机,用于向地面网关发送第一数据包,并接收地面网关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过滤,通过过滤后的数据包获取地面缆车的数据信息,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用于控制地面缆车的控制数据,第二数据包包括地面缆车的数据信息;地面网关,用于接收地面系统主机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将第一数据包转换成第一模拟信号,通过射频电缆向泄露电缆发送第一模拟信号,还用于通过射频电缆获取泄露电缆的第二模拟信号,将第二模拟信号转换成第二数据包,向地面系统主机发送第二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6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