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及落矿机构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6142.4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4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东;乔俊宇;刘杰;张小飞;付宗智;陶磊;畅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王丽霞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井 机构 安装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及落矿机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包括落矿机构、提升机构、溜灰管、环形气囊和用于给所述环形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在溜井外部控制的方式驱动落矿机构在溜井内升降;所述环形气囊安装在所述落矿机构上,且所述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的方式与所述溜井的内壁接触;所述充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气囊,另一端延伸至溜井的外部;所述落矿机构与内壁之间设有浇筑腔,所述溜灰管自溜井外部伸入所述浇筑腔内,所述落矿机构通过溜灰管输送的混凝土与内壁浇筑安装。本发明避免了人员进入溜井内作业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采矿工程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及落矿机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溜井是指利用自重从上往下溜放矿石的巷道,其普遍应用于矿山、水利、建材等行业,其依靠物料自重实现溜放,达到节能、快速运输物料的目的,其安全环保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般在溜井中安装有落矿机构,用于对矿石下落起导向、缓冲作用。所述落矿机构依据溜井的深度进行分段式多个安装,每个所述落矿机构均需与溜井的内壁进行固定。具体施工方法为,先在溜井内搭设脚手架,所述脚手架的位置根据落矿机构在溜井内的设计安装位置确定;再将落矿机构通过提升机构下放至溜井中的设计位置,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安装锚杆,通过所述锚杆将落矿机构与溜井锚固。
这种施工方法大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并因搭建或拆除脚手架而增加工程成本、工期和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及落矿机构的施工方法,提高安全性且降低施工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包括落矿机构、提升机构、溜灰管、环形气囊和用于给所述环形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提升机构通过在溜井外部控制的方式驱动落矿机构在溜井内升降;所述环形气囊安装在所述落矿机构上,且所述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的方式与所述溜井的内壁接触;所述充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气囊,另一端延伸至溜井的外部;所述落矿机构与内壁之间设有浇筑腔,所述溜灰管自溜井外部伸入所述浇筑腔内,所述落矿机构通过溜灰管输送的混凝土与内壁浇筑安装。
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可充气的环形气囊封堵落矿机构与溜井内壁之间,并采用溜灰管下放混凝土将落矿机构固定在溜井内壁上,避免了人员进入溜井内作业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并因取消脚手架搭设、锚杆支护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
优选的,所述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还包括起吊钢架,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卷筒、绞车和提升钢丝绳,所述起吊钢架置于溜井的井口,所述绞车置于溜井外部的地面上,所述提升钢丝绳一端绕转所述绞车,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卷筒竖直向溜井内延伸并与所述落矿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卷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起吊钢架上。通过所述起吊钢架是提升钢丝绳以垂直的姿势下放落矿机构,避免下放时的卡滞,保证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脱钩装置和悬吊钢丝绳,所述落矿机构上均布设有多个所述悬吊钢丝绳,多个所述悬吊钢丝绳与同一所述脱钩装置连接,所述脱钩装置与提升钢丝绳连接。通过脱钩装置实现提升钢丝绳与落矿机构在溜井内的脱钩,避免人工井下操作,提高安全性和缩短工期。所述脱钩装置采用机械方式实现脱钩,脱钩的操作人员在井外操作。其为外购件。
优选的,所述溜井落矿机构的安装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落矿机构朝向溜井的内壁的部位上安装有多个能伸缩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内壁接触。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实现落矿机构在溜井内下放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伸缩支架和导向轮,所述伸缩支架为具有弹簧的自适应伸缩结构,所述伸缩支架连接在所述落矿机构上,且所述伸缩支架的末端转动安装有与内壁接触的导向轮。通过自适应伸缩结构的设计,使导向轮始终与溜井内壁保持贴合,很好适应溜井内壁表面坡度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6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跟踪支架、自校正联动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配载平台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