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07367.1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锆;李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隆腾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H05K5/02;H05K5/00;H05K7/02;G01D21/02;F16M1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密闭 区域 综合 监测 系统 | ||
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涉及矿井密闭区域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地上操控终端、地下环网、本安型交换机和两条以上的检测线路;在每条检测线路上均设置有本安型监测分站;在本安型监测分站内设置监测主机,监测主机能够通过矿用阻燃通信光缆接收地上操控终端命令,并能向地上操控终端发送监测点数据包。本发明集成多种气体检测用激光传感器,并能检测矿井内的温度和压差等关键数据,为煤矿火灾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检修维护时,通过拆除箱门的固定螺钉,收缩状态的弹出组件驱动升降组件伸展,释放对导线和气体抽样束管的夹持固定,安装板上升带动监测主机同步移动至防护箱的上方,便于拆装维修,提高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密闭区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密闭区域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装置主机、矿用安全型以太网交换机、矿用监测分站及各种传感器,主要用于煤矿自然发火预报和防治、可燃气体爆炸性识别工作,对井下采空区(密闭采样区域)监测点的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含量实时监测,通过井下采集设备对监测点气体的采样分析,及时预测监测点的温度变化和差压变化、判断煤面的氧化情况,为煤矿自然发火预报和防治、可燃气体爆炸性识别提供科学依据,该系统通过网络传输线路,从井下采集设备获取采空区、密闭区及巷道、工作面、灾区的气体的监测数据,进行自然发火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报表输出。
矿用监测分站也称为本安型监测分站,一般由安装在防护壳内的监测主机构成,检测主机内集成了多种检测分析仪器,因此体积较大。现有技术条件下,为避免监测主机内的精密仪器受到矿井内的潮湿气体和粉尘污染,一般将监测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能够防尘防水的防护壳内;检修时,因防护壳空间限制,在防护壳内旋拧螺钉才能对监测主机进行安装或拆卸,导致操作非常不便,降低了检修效率。基于此,为了方便监测主机的安装和检修,提高作业效率,因此,提出一种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监测主机的安装检修不便、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提供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矿井密闭区域综合监测系统,包括地上操控终端、地下环网、本安型交换机和两条以上的检测线路;在每条检测线路上均设置有本安型监测分站;所述本安型监测分站安装在井下峒室或工作面内,在本安型监测分站内设置监测主机,与监测主机电性连接的压差检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延伸于密闭采样区域;在监测主机内设置有多气体检测模块;多气体检测模块连接气体抽样束管的一端,气体抽样束管的另一端延伸并设置在密闭采样区域内;监测主机能够保存设计参数和本地显示监测点数据;监测主机能够通过矿用阻燃通信光缆接收地上操控终端命令,并能向地上操控终端发送监测点数据包;
所述本安型交换机能够将本安型监测分站的命令及数据通过矿用阻燃通信光缆输送给地上操控终端,并将地上操控终端的命令通过矿用阻燃通信光缆输送给本安型监测分站;所述地上操控终端能够通过矿用阻燃通信光缆接收并存储本安型监测分站传送的监测点数据,显示、分析监测点上传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气体检测模块包括甲烷检测用激光传感器、一氧化碳检测用激光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用激光传感器和氧气检测用激光传感器;甲烷检测用激光传感器、一氧化碳检测用激光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用激光传感器和氧气检测用激光传感器均通过检测气管连接矿用束管输气泵站,矿用束管输气泵站连接各个气体抽样束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隆腾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隆腾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7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