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漏的阳光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4154.1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张鹏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7/06;E04B7/18;E04B1/24;E04B1/68;E04D13/064;E04D13/072;E04D3/36;E04D3/365;E04D12/00;E04D3/38;E04C3/06;E04B1/58 |
代理公司: | 浙江启明星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2 | 代理人: | 孙玉全 |
地址: | 40267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漏 阳光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漏的阳光房结构,结合在具有两面相邻的墙面的建筑环境中进行使用,其主要是由框架模块、封压模块以及玻璃模块所构成的,框架模块作为整体的骨架进行使用,结合封压模块从上下两侧对顶部的玻璃模块进行压制固定。框架模块主要是由沿X向分布的X向梁组:第一靠墙梁、前梁,以及沿Y向分布的Y向梁组:主梁、边梁、第二靠墙梁,以及结合在X向梁组与Y向梁组之间的第一活动梁与第二活动梁所构成的。本发明具有多级防水功能,并通过引水与排水结构实现基本上完全的防水防漏效果,降低与胶水与胶条的依赖,延长其防水寿命,同时装配过程简单,可降低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防漏的阳光房结构。
背景技术
阳光房,指的是通过各类型材如钢、铝等组成骨架,在骨架上结合玻璃构成的透明状的非传统建筑,可用于住宅、植物养殖等环境,目前阳光房玻璃与骨架之间的密封通常是通过胶条或者胶水实现的,该结构虽然便于实现,但使用寿命较低,在户外环境下使用几年之后胶水就容易出现老化导致密封出现漏洞,而对于住宅环境下进行使用的阳光房,一旦出现漏水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防水结构的阳光房,其包括屋顶、立柱和墙壁,且通过屋顶、立柱和墙壁搭建而成,屋顶包括主横梁、次横梁、屋顶玻璃块和房顶压盖,主横梁与次横梁间隔设置,所述主、次横梁上均设有主排水槽和线槽,在各自的主排水槽的两侧槽壁的外侧分别设有承载凸台并且自凸台上安装有密封胶条。
该阳光房结构通过排水槽与密封胶条的结构实现双级的防水结构,但是,对于户外的恶劣环境仍难以满足长时间的防水需求,且对于住宅如别墅区的阳光房需要靠墙进行施工,对于靠墙位置如何进行防水未能给出相应的结构,同时,由于施工环境的限制,两个墙面并不能保证是准确的90度的直角结构,由于型材多是标准构造,如何准确的配合墙面进行角度的调整,在此类施工条件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容易出现施工失误,导致型材的报废或者返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成本,难以满足需求。
专利文献1CN201310756689.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漏的阳光房结构,实现长寿命无死角的防水效果。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漏的阳光房结构,包括框架模块、封压模块以及玻璃模块,所述框架模块用以与建筑物的墙面进行连接,所述封压模块结合在框架模块的顶部并将玻璃模块限制在封压模块与框架模块之间;
所述框架模块包括:
一贴合墙面设置的第一靠墙梁,所述第一靠墙梁下方设置有立柱;
一可倾斜的设置在第一靠墙梁上的第一活动梁;
一与第一靠墙梁相对设置的前梁,所述前梁下方设置有立柱;
一可倾斜的设置在前梁上的第二活动梁;
一倾斜的设置在第一活动梁与第二活动梁之间的主梁,所述主梁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主槽口,所述主槽口用以填充密封条;
一设置在第一活动梁与第二活动梁之间的边梁,所述边梁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边槽口,所述边槽口用以填充密封条;
一设置在第一活动梁与第二活动梁之间的第二靠墙梁,所述第二靠墙梁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槽口,所述侧槽口用以填充密封条;
所述第二靠墙梁贴合墙面设置,且所述第一靠墙梁与第二靠墙梁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墙面上;
其中,所述主梁、边梁与第二靠墙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梁位于边梁与第二靠墙梁之间,所述主梁与边梁、主梁与第二靠墙梁之间进行玻璃模块的装配,并通过密封条对连接位置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张鹏,未经陈勇;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4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