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19304.8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7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声远;谢宁宁;蔺新星;丁若晨;郑志美;林志华;钟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祁金梅 |
地址: | 10119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园区 综合 能源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循环管路(100)、第一换热管路(200)和第二换热管路(300);
所述主循环管路(100)设有第一换热装置(1)和第二换热装置(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0)通过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和所述主循环管路(100)可换热地相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00)通过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和所述主循环管路(100)可换热地相接;
所述主循环管路(100)具有互为反向的第一循环方向和第二循环方向,所述主循环管路(100)包括沿所述第一循环方向运行的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以及沿所述第二循环方向运行的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所述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和所述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通过换向装置(7)可控地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0)上连接有第一储热罐(8)、第二储热罐(9)和第二流体输送装置(10);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00)上连接有第一储冷罐(20)、第二储冷罐(30)和第三流体输送装置(40);
还包括补热管路(400),所述补热管路(400)和所述第一换热管路(200)连接,所述补热管路(400)上连接有热源(50);
还包括碳捕集装置(60)和二氧化碳储存装置(70),所述热源(50)具有二氧化碳排放口,所述碳捕集装置(60)用于捕获所述热源(50)排放的二氧化碳,并通过管路将所述二氧化碳输送并存储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70)中,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70)通过二氧化碳补给管路(600)和所述主循环管路(100)连接;
还包括余冷回收管路(500),所述余冷回收管路(500)和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00)连接,所述余冷回收管路(500)上连接有冷源(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上设有压缩装置(3)和节流装置(4),沿所述第一循环方向,所述压缩装置(3)、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所述节流装置(4)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上设有膨胀装置(5)和第一流体输送装置(6),沿所述第二循环方向,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所述膨胀装置(5)、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和所述第一流体输送装置(6)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7)包括第一换向阀(71)、第二换向阀(72)、第三换向阀(73)和第四换向阀(74),所述压缩装置(3)的输出端和所述膨胀装置(5)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换向阀(71)择一地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连通;所述压缩装置(3)的输入端和所述膨胀装置(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72)择一地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连通;所述节流装置(4)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流体输送装置(6)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换向阀(73)择一地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连通,所述节流装置(4)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流体输送装置(6)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换向阀(74)择一地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再生能源电站(90),所述可再生能源电站(90)和所述压缩装置(3)电连接。
6.一种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充电,二氧化碳工质沿第一循环方向循环运行,途中,在经过第一换热装置(1)时,将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中的热量置换到第一换热管路(200)中储存,在经过第二换热装置(2)时,第二换热管路(300)与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进行热交换,将所述二氧化碳充电循环管路(1001)中的二氧化碳工质预热;
发电,控制换向装置(7)换向,二氧化碳工质沿第二循环方向运行,途中,在经过第一换热装置(1)时,将第一换热管路(200)中的热量置换到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中,在经过第二换热装置(2)时,所述第二换热管路(300)和所述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进行热交换,将所述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管路(1002)中的二氧化碳工质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93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