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0118.6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栾飞;韩家兰;贺鑫俞;霍佩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36;C02F1/24;C02F1/56;C02F1/66;C02F101/22;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序 循环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步骤1、将制革所得铬鞣废液过筛,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值:若第一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值不超过3000mg/L,补充处理后得到用于复鞣工序的第二滤液,若第一滤液的COD值超过3000mg/L,则调节第一滤液的pH,放入超声波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制得第一反应液;步骤3、加入高分子聚酯药剂PNS,搅拌后采用气浮法然后得到第二反应液;步骤4、将第二反应液补充处理得到用于复鞣工序的第三滤液。本发明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其反应的环境温度控制的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水等能源利用,减轻了铬污泥的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革清洁生产辅助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污染一直是制革行业发展的难题,为了减少制革废液的排放,净化制革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化”制革。同时,提高蓝湿皮和成品革的质量和得率,成为该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制革行业存在化工污染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目前的制革工业中,铬鞣法鞣制仍处于支配地位,80%~90%的轻革均使用铬鞣法生产。传统铬鞣技术的铬吸收率一般只有60%~80%,有20%~40%的铬残留在铬鞣废液中,导致铬鞣废液中的铬质量浓度高度为1000mg/L以上,而且制革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比较多,比如六价铬、硫化物、CODcr、氨氮、酚类等,直接排放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对铬资源造成较大的浪费。实现铬鞣废液的高效循环利用,是控制铬排放、提高铬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制革废液循环利用技术是制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对于制革废液循环利有很多报道和研究,但真正能够进行应用的较少,主要原因是回收的铬鞣剂鞣制性能比较差、吸收率低,所得皮革收缩温度低,蓝湿革颜色比较深,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回收的铬鞣剂鞣制性能比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铬鞣废液含有可溶性油脂、可溶性蛋白、单宁、染料等有色物质,直接循环利用容易出现铬皂、油斑、白霜等问题,还容易造成生产批之间皮张颜色不一致,发红发暗等问题,影响成革性能;第二点是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与有机小分子的羧基和多肽可形成牢固的配位结合,使废液中的铬盐不能再和皮纤维上的羧基结合,从而失去鞣性。并且,常规浸酸铬鞣技术的铬用量大、铬吸收率低,废液中铬浓度较大,直接循环利用到浸酸过程中,会导致铬在裸皮表面结合和沉积,容易形成“铬花”,影响铬鞣效果,因而制革企业大多不愿意使用回收的铬鞣剂。因此,综上所述,目前针对铬鞣废液的循环回收存在对铬鞣废液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不高,且资源浪费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针对铬鞣废液的循环回收存在对铬鞣废液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不高,且资源浪费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复鞣工序的可循环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制革所得铬鞣废液过筛,得到第一滤液,采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第一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值:
若第一滤液的化学需氧量值不超过3000mg/L,则向第一滤液中加入加脂剂、醛鞣剂、铬鞣剂,得到用于复鞣工序的第二滤液,其中,控制第一滤液、加脂剂、醛鞣剂、铬鞣剂的质量比为1:1.3-1.5:1.8-2:4-4.2;
若第一滤液的COD值超过3000mg/L,则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2、调节第一滤液的pH为酸性,然后将其放入超声波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制得第一反应液;
步骤3、在第一反应液中加入1%-1.5%的高分子聚酯药剂PNS,采用磁力搅拌器使其搅拌均匀,控制反应时间为2-3h,采用气浮法使得产生的絮体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然后采用刮油机将产生的絮体及动物油刮掉,然后得到第二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