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原位测试气体扩散层耐久性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0222.5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旻;孙恩样;滕珏瑾;赵微;刘梦棋;李忠涛;吴明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7/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王江南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位 测试 气体 扩散 耐久性 装置 | ||
1.一种用于原位测试气体扩散层耐久性的装置,包括桌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台(1)顶部设有扩散层检测机构和上下料机构;
所述扩散层检测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腿(24),多个所述支撑腿(24)固定设于桌台(1)顶部,多个所述支撑腿(24)呈圆周状等距分布,多个所述支撑腿(24)顶部固定设有加热底站(27),所述加热底站(27)顶部设有储液桶(10),所述储液桶(10)底部固定设有两个密封垫圈(35),所述加热底站(27)内部嵌设有气体流场板(36),所述加热底站(27)内部设有气体扩散层本体(34),所述气体扩散层本体(34)铺设在气体流场板(36)顶部,所述储液桶(10)底部嵌设有质子交换膜(33),所述质子交换膜(33)与气体扩散层本体(34)相接触,所述储液桶(10)内部嵌设有橡胶衬套(32),所述橡胶衬套(32)设于质子交换膜(33)顶部,所述储液桶(10)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安装架(29),两个所述安装架(29)内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30)和第二电极(31),所述第一电极(30)和第二电极(31)均与安装架(29)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加热底站(27)一侧固定连接有接线柱(28),所述加热底站(27)内部设有安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位测试气体扩散层耐久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检测机构还包括气体通道(39),所述气体通道(39)开设于加热底站(27)内部,所述气体通道(39)为贯穿槽,所述加热底站(27)内部开设有两个竖向通孔(37),两个所述竖向通孔(37)与气体流场板(36)相接通,所述加热底站(27)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26),所述加热底站(27)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2),所述进气管(22)和出气管(26)均与气体通道(39)相接通,所述进气管(22)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泵(23),所述增压泵(23)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管(21),所述通管(21)一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加湿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位测试气体扩散层耐久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内槽(43),所述内槽(43)开设于加热底站(27)内部,所述内槽(43)内部设有圆板(40),所述加热底站(27)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电动缸(25),所述第二电动缸(25)输出端延伸入内槽(43)内部并与圆板(40)固定连接,所述圆板(40)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38),多个所述支撑杆(38)均贯穿加热底站(27),所述加热底站(27)内部设有多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限位槽(53),所述限位槽(53)开设于加热底站(27)内部,所述限位槽(53)内部设有连接块(47),所述连接块(47)与限位槽(5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7)一侧固定设有铲板(49),所述铲板(49)与气体扩散层本体(34)相接触,所述连接块(47)底部开设有底槽(54),所述底槽(54)内部固定设有滑杆(50),所述滑杆(50)外部套设有滑块(51),所述滑杆(50)与滑块(5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1)与底槽(54)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0)外部套设有弹簧(52),所述弹簧(52)一端与底槽(54)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2)另一端与滑块(51)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滑块(51)与支撑杆(3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原位测试气体扩散层耐久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10)底部固定设有多个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延伸入限位槽(53)内部,所述限位块(45)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46),所述连接块(4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销(48),两个所述推板(46)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销(48)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2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