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0486.0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董蕊;赵英;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9K17/40;A01C21/00;A01B79/02;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田 土壤改良剂 | ||
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长期种植药材导致的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劣变问题,达到了减轻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本发明的原料组分包括:取稀土、膨润土、复合氨基酸、白云石、石灰石、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钼酸铵、甲壳素、复合微生物菌剂、草炭和有机物料。生产工艺流程:原料→计量→混合→粉碎(≤20目)→造粒(粒径2.0~4.0mm)→包装→土壤调理剂成品。本发明用于种植多年生药用植物的土壤改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该产品主要用于种植多年生药用植物的土壤改良。
背景技术:
人参等多年生药用植物播种或移栽后,连续多年在同一地点生长,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逐渐劣变,导致病害严重、产量低、质量差。目前生产上多采用种植绿肥、施用化肥或有机肥的方法改良土壤,但效果并不理想。
本发明根据多年生药用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将白云石、石灰石、腐植酸、黄腐酸、膨润土、复合氨基酸、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钼酸铵、甲壳素、复合微生物菌剂、草炭和有机物料混合后制成,解决了由于长期种植药材导致的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劣变的问题,达到了减轻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检索表明,尚未发现有用于种植多年生药用植物的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多年生药用植物的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
本发明的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是由稀土0.01%~0.5%、膨润土1.00%~10.0%、复合氨基酸1.00%~5.00%、白云石1.00%~10.0%、石灰石1.00%~10.0%、磷酸二铵5.00%~30.0%、磷酸二氢钾2.00%~15.0%、硫酸亚铁0.02%~0.10%、硼酸0.05%~0.20%、硫酸锰0.05%~0.10%、硫酸铜0.02%~0.10%、硫酸锌0.10%~0.50%、钼酸铵0.05%~0.10%、甲壳素0.10%~1.00%、复合微生物菌剂0.1%~0.5%(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诺卡氏放线菌,活菌数(cfu)亿/g≥30.0)、草炭5.00%~20.0%和有机物料(发酵后的鸡粪、猪粪、秸秆、豆腐渣和锯末等)余量混合后制成。
本发明一种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变由于药用植物长期在同一地点生长造成的土壤性状劣变问题,使用本发明能够改善植株的营养条件,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一种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其技术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
制备工艺流程:原料→计量→混合→粉碎(≤20目)→造粒(粒径2.0~4.0mm)→包装→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成品,干燥条件下贮存。
施用方法:做基肥施用,整地时将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撒在土壤表面,每亩用量为100~300Kg,多次翻耕,与土壤混合均匀;做追肥施用时,春季在行间开沟,将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撒在沟内,每亩用量为100~200Kg,然后覆土、灌水。
本发明的试验效果:
采用田间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剂对栽参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地植被为次生阔叶林。土壤农化性状为:有机质10.27%,碱解氮220.61mg/kg,速效磷37.64mg/kg,速效钾181.92mg/kg,pH 4.9。试验设4个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