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0898.4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金;陈德伟;池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31;G06F21/45;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翠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指纹鼠标接收认证平台发送的指纹认证请求;其中,指纹认证请求包括:账号和挑战值;响应于指纹认证请求通过指纹鼠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将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在指纹鼠标中录入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的认证结果;若指纹信息认证通过,用户则根据提示使用指纹鼠标的滚轮输入PIN码,将用户输入的PIN码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中的PIN码对比,得到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将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发送至认证平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使用指纹鼠标输入PIN码,能够有效地防止PIN码被其他人窃取,从而可以保证PIN码输入过程中的私密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指纹鼠标基于生物特征测量技术,根据个人指纹特征来鉴定使用者身份。指纹鼠标作为传统口令的替代方式,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认证方式,有效避免弱口令、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攻击和暴力字典破解等攻击风险。但指纹也存在被复制的风险,可以通过多个角度的指纹图片或者透明胶采集到指纹并复制出2D指纹,也可以通过橡皮泥、硅胶、电容胶等方法采集并复制出3D指纹以假乱真。
出于安全性考虑,需要在指纹验证的同时,进行双因子验证,以保证系统安全。即在鼠标指纹验证通过后,还需要用户进行一次用户身份认证验证,只有两次验证都通过时,结果才为验证通过。但一般基于键盘输入的个人识别密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Number,简称PIN码)存在被木马窃取的风险,假若输入PIN码的电脑被恶意植入了木马,用户在键盘上输入PIN码的行为可能会被木马通过钩子监听键盘点击事件窃取到;其次,使用键盘输入PIN码过程中,容易被旁边的人窥视窃取;另外,一般的PIN码存储在服务端的方式,PIN码与指纹分离,PIN码在传输和保存上需要额外的加密保护等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户可以使用指纹鼠标输入PIN码,能够有效地防止PIN码被其他人窃取,从而可以保证PIN码输入过程中的私密安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指纹鼠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认证平台发送的指纹认证请求;其中,所述指纹认证请求包括:账号和挑战值;
响应于所述指纹认证请求通过指纹鼠标获取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在所述指纹鼠标中录入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所述指纹信息的认证结果;
若所述指纹信息认证通过,所述用户则根据提示使用所述指纹鼠标的滚轮输入PIN码,将所述用户输入的PIN码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中的PIN码对比,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
将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认证平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应用于认证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向指纹鼠标发送指纹认证请求,使得所述指纹鼠标响应于所述指纹认证请求获取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在所述指纹鼠标中录入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所述指纹信息的认证结果;若所述指纹信息认证通过,所述用户则根据提示使用所述指纹鼠标的滚轮输入PIN码,将所述用户输入的PIN码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中的PIN码对比,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其中,所述指纹认证请求包括:账号和挑战值;
接收所述指纹鼠标发送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指纹认证模块、PIN码认证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认证平台发送的指纹认证请求;其中,所述指纹认证请求包括:账号和挑战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锂云母的碳酸锂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便捷拆卸的抗压型夹芯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