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7920.8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阮耀科;乔志斌;杜湘豪;孙辉;邓超;原旭峰;郝君妮;田国锐;王可心;赵香萍;高志峰;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F04D13/08;F04D15/0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赵襄元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坡度 富水段反坡 排水 斜井 分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清污分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系统。临时集水坑与隧道掌子面之间通过掌子面临时引排水沟连通,移动式七级沉淀池与临时集水坑之间通过临时污水引排口沟连通,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和清水沉淀池均设置在隧道洞口外,隧道内设置有污水沟和清水沟,污水沟与移动式七级沉淀池连接,与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连通,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与污水处理站连接,清水沟一端与移动式七级沉淀池清水排放口连通,另一端伸出隧道洞口与清水沉淀池连通。本装置降低洞外污水的浑浊度和污水量,降低了污水处理站运行成本。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清污分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原铁路内有斜井全长,为防止斜井洞外水流入斜井洞内,斜井出洞后会设置3%的反坡。斜井涌水若全部按污水加以处理,其处理难度与处理成本高,同时受地质构造影响,不同区段涌水量差异很大,巨大的涌水量波动将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易引发局部环境污染事件或纠纷。高原铁路处于高海拔、高寒、复杂山区环境中,生态环境较脆弱,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极高,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清污分流,从源头减少隧道施工废水的产生,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系统。该系统解决隧道掌子面开挖过程中反坡排水不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清水、污水分别按不同的路径向洞外排出,降低洞外污水的浑浊度和污水量,从而实现降低污水处理站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长距离大坡度富水段反坡排水斜井清污分流系统,包括临时集水坑、移动式七级沉淀池、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和清水沉淀池,所述临时集水坑设置在隧道掌子面后方,临时集水坑与隧道掌子面之间通过掌子面临时引排水沟连通,所述移动式七级沉淀池设置在临时集水坑后方,移动式七级沉淀池与临时集水坑之间通过临时污水引排口沟连通,所述临时集水坑内设置有集水坑潜污泵,所述集水坑潜污泵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远离集水坑潜污泵的一端设置在临时污水引排沟内,所述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污水处理站和清水沉淀池均设置在隧道洞口外,隧道内设置有污水沟和清水沟,所述污水沟一端与移动式七级沉淀池连接,另一端与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连通,所述洞外污水七级沉淀池与污水处理站连接,所述清水沟一端与移动式七级沉淀池清水排放口连通,另一端伸出隧道洞口与清水沉淀池连通。
所述临时集水坑上方设置有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盖设在临时集水坑、掌子面临时引排水沟和临时污水引排沟上方。
所述掌子面临时引排水沟内设置有自带传感器水流量检测仪,所述自带传感器水流量检测仪与集水坑潜污泵电性连接。
所述移动式七级沉淀池的清水排放口处设置有清水出口智能液压闸门。
所述清水出口智能液压闸门包括闸门提升链杆、液压千斤顶、千斤顶控制器和闸门钢板,所述液压千斤顶在移动式七级沉淀池清水排放口顶部的两侧,闸门提升链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液压千斤顶的顶部,所述闸门钢板竖直设置,闸门钢板顶部与闸门提升链杆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排放口内壁开设有闸门槽道,所述闸门钢板滑动设置在闸门槽道内,所述液压千斤顶上设置有千斤顶控制器。
所述移动式七级沉淀池的清水排放口处设置有水质检测仪。
所述移动式七级沉淀池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沉淀池潜污泵,所述沉淀池潜污泵连接有污水引排管,所述污水引排管放置于污水沟内。
所述污水引排管逐个连接多级污水移动泵站,各所述污水移动泵站设置在隧道避车洞内。
所述清水沉淀池采用三级沉淀池。
所述临时集水坑尺寸根据涌水及抽水能力综合考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7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