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9343.6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9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煜琪;杨煜博;杨煜硕;李迎波;李军华;杜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沐之鑫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2 | 分类号: | A61G10/02;E04H1/12;E04H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佳信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22 | 代理人: | 裴景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高压 | ||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其包括高压舱,其内部设置有供患者休息的第一安置部,所述高压舱内部能形成高压氧气环境;释压舱,其设置在所述高压舱旁且内部设置有供患者休息的第二安置部,所述释压舱与所述高压舱中氧气压力初始环境一致;释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释压舱中,能对所述释压舱中的氧气进行释放;其中,所述高压舱内设置有能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舱门,所述高压舱和所述释压舱之间设置有第二舱门,所述释压舱内设置有能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舱门。本申请具有提高对高压氧舱内部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救治响应速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
背景技术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通过高压氧舱能够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在高压氧环境下,高压氧舱具有血氧弥散速率增快,弥散范围增加、能够克服组织的氧供障碍、能够调节血管舒缩,增强缺血区的血流量、能够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菌作用且能够增加某些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等作用。高压氧舱最开始被应用于治疗潜水员的潜水病等疾病,后来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厌氧菌感染、一氧化碳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氧气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一般是在被人体吸入肺部之后,在肺部溶解进人体的血液当中,并进一步进入红血球中随红血球的移动而得到运输,而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的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现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已得出结论:人们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气量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两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液里的氧气量增加了14倍,而在三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液里的氧气量则能增加21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患者在进出高压氧舱时,需要对舱体进行加减压来让人适应高压环境,当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需要首先对舱体进行加减压才能够让患者离开高压氧舱或者让医生进入高压氧舱,高压氧舱中的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对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高压氧舱,包括:高压舱,其内部设置有供患者休息的第一安置部 ,所述高压舱内部能形成高压氧气环境;释压舱,其设置在所述高压舱旁且内部设置有供患者休息的第二安置部,所述释压舱与所述高压舱中氧气压力初始环境一致;释压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释压舱中,能对所述释压舱中的氧气进行释放;其中,所述高压舱内设置有能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舱门,所述高压舱和所述释压舱之间设置有第二舱门,所述释压舱内设置有能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舱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首先将高压舱的第一舱门打开,患者由第一舱门进入高压舱中,并可在第一安置部处进行休息,随后逐步提高高压舱和释压舱内部的氧气含量,在高压舱和释压舱中形成氧气压力一致的高压氧环境;当高压舱中的患者身体出现不适需要对患者进行诊断或救治时,首先患者由第二舱门进入释压舱中,并可在第二安置部处进行休息,随后逐步释放释压舱中的氧气,直至释压舱中的空气环境与外界空气环境相同或相近,最后使得患者由第三舱门从释压舱中出去接受诊断和治疗。
通过释压舱的设置,使得患者在发生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转移到释压舱中进行休整,并在释压舱中的氧气进行释放后及由释压舱出去,也可由医生根据实际需要就地在释压舱中进行诊断和救治,提高了对患者诊断和救治的响应速度,降低了患者受到伤害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释压舱中设置有能带动所述第二安置部在第二舱门和第三舱门之间进行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患者进入释压舱中且由第二安置部处进行休息时,能够在释压舱内的氧气压力环境稳定时直接由第三舱门从释压舱中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沐之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沐之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9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