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TIG焊接的集成式双钨极焊炬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3124.5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飞;杨旭光;符成学;刘希林;邱胜闻;韩林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13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姚永锋;颜健 |
地址: | 471027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tig 焊接 集成 式双钨极焊炬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TIG焊接的集成式双钨极焊炬,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送丝装置及双钨极焊枪,所述送丝装置包括可在三维空间移动的送丝嘴,用于向所述双钨极焊枪输送焊丝;所述双钨极焊枪包括可转动的第一钨极、第二钨极,所述第一钨极、第二钨极在靠近所述焊丝一端的相对位置可调。本发明所述用于TIG焊接的集成式双钨极焊炬可根据需要快速调整第一钨极、第二钨极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工况尤其是超厚窄间距钛合金的焊接需求;根据焊接板材尺寸来调整集成式双钨极焊炬的位置、姿态,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IG焊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TIG焊接的集成式双钨极焊炬。
背景技术
钛合金板材、管材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可焊性能好、密度小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生物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超厚窄间隙的钛合金板材焊接是深潜器耐压装备的工艺核心之一,其焊接质量能够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现有钨极氩弧焊(TIG焊)是一种高质量但效率较低的一种焊接方式,其特点是稳定的焊接过程和优秀的焊接质量,适用于精密焊接及高质量焊接;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即焊接速度慢且熔深较浅。而双钨极TIG焊接通过两个钨极之间的电弧耦合,获得有利于窄间隙焊接的椭圆形电弧,有利于解决窄间隙TIG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侧壁未熔合缺陷;在较大焊接电流下可以保持比较低的电弧压力,减低焊接熔深,显著提高焊接熔覆率,是目前大厚度钛合金的主要焊接方式。
为此,申请号CN20191112528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冷结构双钨极焊接枪体及装置,其枪体内部包括3条冷却水通路和2路气体冷却通路以满足大电流焊接时所需的冷却需求;但该方案中焊枪内部结构复杂、钨极间距调节不便、体积较大。申请号CN20222040185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冷结构双钨极焊炬,两个钨极通过各自钨极枪的钨极夹进行固定,存在间距调节不便、体积大、气密性差等不足。上述方案均无法满足超厚窄间隙的钛合金板材焊接时对深窄间隙钨极长度、间距调节的需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双钨极焊枪结构不合理,无法在焊接超厚窄间隙的钛合金板材时对深窄间隙钨极长度、间距进行调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TIG焊接的集成式双钨极焊炬,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送丝装置及双钨极焊枪,所述送丝装置包括可在三维空间移动的送丝嘴,用于向所述双钨极焊枪输送焊丝;所述双钨极焊枪包括可转动的第一钨极、第二钨极,所述第一钨极、第二钨极在靠近所述焊丝一端的相对位置可调。
该设置结构简单且能够满足超厚窄间隙钛合金的焊接需求。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胶木板,可保证相互间的绝缘,安全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双钨极焊枪包括截面呈半圆形且内部设有冷却结构、进气结构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之间设置绝缘层,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第一穿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钨极,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第二穿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二钨极,所述第一钨极、第二钨极靠近所述焊丝的一端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
该设置可极大减少双钨极焊枪的空间占用面积与双焊枪成本。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结构相同且均为紫铜材质,所述绝缘层为陶瓷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钨极,所述第二穿孔远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设置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钨极。该设置可通过螺栓即可调整第一钨极、第二钨极进行上下伸缩及水平转动,上下可在0~60mm范围内调节,前后可实现钨极尖前后距离在0~20mm内调节,可实现最大厚度为110mm的钛合金超厚板焊接,安装、拆卸方便且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一端设置“扁平”型的喷嘴,所述第一钨极部分的伸入所述喷嘴设置,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喷嘴的一端设置第一电源连接孔,用于连接焊机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3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清洁设备的控制方法及地面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跳跃式称重带称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