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科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0432.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J·莫雷诺;P·普罗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全万志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显微 外科 手术器械 | ||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括套管针,该套管针具有中空刚性轴,该刚性轴形成有从该轴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内腔。该轴的远端可以被成形用于组织穿透。该器械可以进一步包括复合微型插管,该复合微型插管在该内腔中与该套管针可滑动地接合。该微型插管包括光导和柔性中空管,该中空管的外直径小于该套管针中的内腔的内直径。其他实施例包括:将该微型插管置于该套管针的内腔中,通过照射该微型插管的端部来照射该套管针的端部,使该套管针从眼睛上的选定进入点行进到眼睛中的选定结构中,并且使该微型插管的被照射端部从该套管针延伸到该选定结构中。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于2018年2月9日提交的共同待决的申请序列号15/892,833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74,136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用于治疗比如青光眼等眼睛疾病的外科手术设备。
背景技术
眼房水是透明水状流体,其在眼内产生、填充眼睛的前房和后房、输送眼组织所需的试剂、并且通过流体压力来帮助维持眼睛的修圆形状。眼房水通过包括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连接至收集器通道的多孔周向流体通道、以及静脉的流体引流网络而流出眼睛。眼睛的引流网络的各部分的阻塞或塌陷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这种情况可能与视力下降和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相关联。
可以使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改善房水的流动来降低眼内压。一些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穿过巩膜、即眼睛的白色坚硬外覆盖物形成相对大的切口,从而形成组织瓣,将该组织瓣折回以暴露小梁网或房水流动路径的其他部分。然后可以通过去除组织或形成新的引流通道来修改引流网络的暴露部分。穿过巩膜的切口可能会导致眼睛内的流体压力损失以及一个或多个房的塌陷。可能有必要通过将粘弹性流体注入其中一个房中来支撑眼睛的自然形状。粘弹性流体具有从动态流动状态变为静态流动状态的粘度、当受到剪切应力时以相对低的粘度流动、并且在静态条件下呈现凝胶状高粘度状态。
涉及眼睛切口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能增大术后并发症(比如感染和形成疤痕组织)的风险。已经开发了对眼睛破坏较小的其他治疗程序。例如,通过使微型插管穿过眼睛的引流网络的各部分以去除阻塞物或重新打开塌陷的流体通道,可以改善房水的流动。另外,将药物或药物洗脱装置或材料递送到组织结构中可能是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巩膜静脉窦位于人眼主体内的免疫特许区域之外,因此向巩膜静脉窦递送药物和药物洗脱装置可以是有益的。微型插管可以包括柔性中空管,该柔性中空管的外直径小到足以准许将微型插管引入巩膜静脉窦或眼睛的引流网络的某个其他部分中。微型插管可以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在将微型插管从眼睛外推入(例如穿过如先前描述的外科手术形成的瓣或穿过巩膜的穿刺部)时遵循巩膜静脉窦或引流网络的另一部分而弯曲。微型插管可以用于机械地扩张眼睛中引流通道的选定部分,或可以用于注入材料、物体、流体、药物或粘弹性物质,以施加流体压力从而改善流经眼睛引流系统的流量。或者,可以使显微外科手术的切削、穿透或抓取器械穿过微型套管,以将该器械引导至眼睛的要通过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改良的部位。
一些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具有与中空的柔性外护套可滑动地接合的微型插管。柔性外护套可以用于使微型插管的进入点定位到眼睛内部中,其中微型插管穿过柔性外护套中的内腔,并且外护套相对于眼睛保持静止。微型插管的端部可以从护套的端部延伸进入眼睛的选定部分。然而,外护套的柔性可能使护套难以穿透巩膜或其他组织,从而使微型插管无法进入眼睛内的引流结构或其他治疗区域。可能有必要用单独的器械来进行切开或穿刺,以准许准确地定位柔性护套以用于放置和引导微型插管。或者,微型插管可以设有被成形用于组织穿透的端头,这可能限制了微型插管用于将有效载荷递送到眼睛内部的用途。
发明内容
一个示例性设备实施例包括套管针和复合微型插管。套管针的实施例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刚性轴。该刚性轴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从该近端延伸至该远端的内腔。该套管针上的刚性轴的远端可以被成形用于组织穿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0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收银机的锁屏方法
- 下一篇:拦焦车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