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9284.9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柴晓利;王鹏程;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极限 载体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组分、缓冲组分和发泡剂;
所述功能组分为自养功能材料和异养功能材料的混合物;
所述功能组分、缓冲组分和发泡剂的质量比为5~8:1~3:1;
其中,所述自养功能材料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异养功能材料为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养功能材料和异养功能材料的质量比为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选自Fe-MOF-74或MIL-101-Fe中的一种;
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选自聚羟基丁酸脂、羟基丁酸酸共聚酯或羟基丁酸已酸共聚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分选自碳酸钙或碳酸钙矿物中的一种;
发泡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功能组分与缓冲组分混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发泡剂混匀后后处理得到极限脱氮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后处理为加热熔融、机械发泡后冷却定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熔融过程中,温度为140℃~170℃;
机械发泡过程中,搅拌速度为200rpm~350rpm,搅拌时间为300s~600s。
8.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在水质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极限脱氮载体破碎加工后置于水质净化系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在水质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系统选自生物流化床系统、生物滤池系统或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极限脱氮载体在水质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水质净化系统为生物流化床系统时,极限脱氮载体的粒径为1mm~3mm;
当水质净化系统为生物滤池系统时,极限脱氮载体的粒径为2mm~15mm;
当水质净化系统为人工湿地系统时,极限脱氮载体的粒径为10mm~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92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禽咸蛋腌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条烟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