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气化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0368.4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卜江江;郑伟;张国恒;郭琳;李占全;张靖平;张中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东水泥(烟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0 | 分类号: | C04B7/30;C04B7/147;C04B7/38;C04B7/44;C04B7/4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徐立宁 |
地址: | 265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煤气化 生产 水泥 熟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气化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解决了煤气化渣掺加后会带来六价铬离子超标的技术问题。下述步骤:(1)加工煤气化渣;(2)生料预处理:取石灰石、硅石、煌斑岩、铜渣于破碎机内部进行粉碎;将粉末后的生料以及煤气化渣一起加入预均化库内部,进行充分的均化、搅拌,再加热、分解;(3)熟料烧成:向回转窑内喂入混合燃料,将窑内温度控制在1270~1330℃;将分解后的生料送入回转窑,烧结20~25min,完成煅烧,最后进入到篦冷机进行快速冷却,将经过高温煅烧的熟料快速冷却到90~100℃;(4)再添加七水硫酸亚铁。本发明提高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数量,缩短凝结时间,提高水泥浆体抗压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熟料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气化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被誉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龙头,可以为整个后端化工生产提供合成气,但在煤气化中会产生大量煤气化渣,据统计我国每年煤气化渣的排放量超过3300万t。煤在气化炉中经历了燃烧、气化等热转化过程后,煤中的矿物质和其他无机组分先后经历了破裂、团聚和熔融等过程,最终与部分未参与反应的煤或煤焦形成灰渣。煤气化渣根据形成路径与组分不同,主要分为粗渣与细渣两种。粗渣是在高温高压下经过煤粒的熔融、冷却和冷凝后,由气化炉底部的锁斗排出。气化炉顶部粗煤气携带的细渣也是含水的,经过净化和初步洗涤沉淀后获得。煤气化渣由于含碳量较高、含水量较大等因素无法直接利用。目前,气化渣主要采用堆填法处理,尚未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大量积累的气化渣不仅会浪费大量土地资源,造成尘土飞扬,还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露天堆存的气化渣会随着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其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致使大片耕地不能再耕作。此外,煤气化炉渣在垃圾填埋场处理,成本也很高。
煤气化粗、细渣如果不能科学掺加使用,将会导致环境受到较大的污染,对此水泥企业将利用自身技术,对煤气化粗、细渣进行使用,同时还要解决煤气化粗、细渣在预热器系统提前出现液相造成预热器堵塞,即使掺加后也会带来六价铬离子超标等问题,如何科学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关系民生大计,对此我们研发出一套适应煤气化粗、细渣无害化使用的发明技术,该发明技术可以利用煤气化粗、细渣生产出来高质量的C3A熟料,并保证生产质量合格,提高了熟料早期强度,同时无害化的处理了该种危废物体,这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发明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煤气化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煤气化渣掺加后会带来六价铬离子超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煤气化渣生产水泥熟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加工煤气化渣
将煤气化渣在鼓风干燥箱60℃条件下干燥24h,再将干燥后的煤气化渣在球磨机中粉磨60min;
(2)生料预处理
取石灰石、硅石、煌斑岩、铜渣于破碎机内部进行粉碎;
将粉碎的生料在原料配料站通过皮带秤进行下料,进入到水泥立磨系统进行粉磨;
将粉末后的生料以及步骤(1)加工后的煤气化渣一起加入预均化库内部,进行充分的均化、搅拌,再通过斗提进入旋风预热器系统进行加热,加入后进入分解炉内进行分解;
(3)熟料烧成
向回转窑内喂入混合燃料,将窑内温度控制在1270~1330℃;将步骤(2)中分解后的生料送入回转窑,烧结20~25min,完成煅烧,最后进入到篦冷机进行快速冷却,将经过高温煅烧的熟料快速冷却到90~100℃,最终得到高含量的C3A熟料;
(4)熟料烧成后,进入到熟料库内部,后续再进行配比制成水泥,在添加七水硫酸亚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东水泥(烟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冀东水泥(烟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0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