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0828.3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辉;何发泉;王洪亮;王峰;王永政;李力;张启玖;陈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B19/08;C03B11/00;C03C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弃 玻璃纤维 叶片 碳纤维 制备 泡沫 玻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在盐溶液中浸泡,取出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至粒径≤200目,得到碎料a;(2)将废弃碳纤维叶片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取出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至粒径≤400目,得到碎料b;(3)将所述碎料a、所述碎料b、发泡剂和磷酸盐混合后研磨,得到混合料;(4)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模压成型,接着进行发泡。该方法可以同时将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同时资源化处理,还可以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泡沫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发电是目前常见的低碳环保的发电技术,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的重要零部件,风力发电领域中常用的风电叶片为玻璃纤维叶片和碳纤维叶片,随着风力发电的大力推广,大量的玻璃纤维叶片与碳纤维叶片生产并应用于风力发电。但是不论是玻璃纤维叶片还是碳纤维叶片都存在着使用寿命,并且随着风电叶片使用年限的增加,大量服役期满或因故损坏的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都面临着回收处置的问题。目前针对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的回收工艺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目前并没有可以同时将这两种工业废弃物进行同时回收的方法,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同时将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备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泡沫玻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绝热、吸声、防潮、防火的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隔热绝缘、防潮吸声以及冷冻工程等领域,是一种新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但是目前制备得到的泡沫玻璃的强度不足,并且其耐热性能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其性能上的缺陷限制了泡沫玻璃在工业上的大范围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难回收以及回收成本大、泡沫玻璃性能待提升以及需降低制备成本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同时将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同时资源化处理,还可以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泡沫玻璃,既提升了泡沫玻璃的性能,还进一步降低泡沫玻璃的制备成本,具备很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和废弃碳纤维叶片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弃玻璃纤维叶片在盐溶液中浸泡,取出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至粒径≤200目,得到碎料a;
(2)将废弃碳纤维叶片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取出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至粒径≤400目,得到碎料b;
(3)将所述碎料a、所述碎料b、发泡剂和磷酸盐混合后研磨,得到混合料;
(4)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模压成型,接着进行发泡;
其中,碎料a、碎料b、发泡剂和磷酸盐的用量重量比为(7-40):(0.5-5):(0.5-10):1。
优选地,碎料a、碎料b、发泡剂和磷酸盐的用量重量比为(10-35):(1-4):(1-5):1。
优选地,所述发泡的条件包括:升温至400-500℃后恒温2-3h,接着以8-10℃/min的速率升温至750-850℃后恒温30-60min,然后降温至500-600℃后恒温30-60min。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90℃,时间为1-4h。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浸泡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90℃,时间为1-4h。
优选地,所述钠盐溶液为NaCl溶液和/或Na2SO4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0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